◇孫煥鑫
【作者單位: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小學 天津】
小學科學是一門充滿趣味性的教學科目,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然而,由于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中,科學實驗設備條件不足、實驗環境不完善、學生實踐能力較差等因素,導致科學教學涉及的實驗無法正常進行,使得科學實驗結果不夠精準,嚴重削弱了學生對小學科學的學習興趣,難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而信息技術的出現,有效地改善了這一教學現狀。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我國小學科學學科教學強調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展開教學。為此,對于核心素養目標下的小學科學,也應該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在實際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創建活躍的教學情境,緊貼學生的現實生活,研究科學實驗教學主題,對學生開展體驗式、合作式、探究式的課堂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探索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每一節課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實驗輔助教學。但是由于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限、學校的實驗設備不健全、擔心實驗安全性等因素,導致大多數實驗采取粗略的步驟進行,嚴重影響著科學實驗結果的精準性,難以直接解釋說明科學問題。為了進一步增強科學實驗的嚴謹性,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實驗教學,從而避免出現各種影響實驗結果的問題。信息技術的出現,為小學科學教學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學技術與教學設備,使小學科學實驗更加立體形象,內容更加翔實。例如,在教學《我們周圍的材料——材料在水中的浮沉》這一節課時,教師便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多媒體設備進行探究實驗。教師可以將課上需要的材料木質鉛筆、塑料、鋼釘等實驗視頻制作成PPT演講的形式,在課堂上依次為學生們呈現,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教學的優越性,使科學教學不再止步于書本中死板的形式,而是更加生動化、立體化、形象化。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電子白板主要包含著軟件技術、電子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它蘊藏著海量的數據,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它貫穿科學教學的始終,為學生提供一個高效的教學環境與教學條件。將信息技術融入科學教學,增添了課堂活力,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進而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精神。例如,在教學《巖石和礦物》時,由于巖石種類較多,并且搜集難度較大,教師則可借助電子白板中的教學資源庫完成教學,以便于提升學生對于巖石與礦物的認知。首先,教師可以在電子白板資源庫中搜集到各種巖石的形狀、形成過程等素材,使學生對巖石有一定的認識。然后,教師可以運用白板的實驗功能,引導學生認知與描述礦物,總結礦物形成的條件與成因等。通過這種課堂上的教學體驗,可以引導學生加強對科學知識的了解,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電子白板作為一種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是值得提倡應用的。
信息技術迭代更新,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不斷升級,功能越發齊全,為人們的教育、生活等方方面面創造了便利的條件。在核心素養理念引領下,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信息技術融入小學科學教學,將豐富教學資源,有助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最為熟悉的設備進行科學知識的學習。小學生作為接觸電子設備較早的新一代社會接班人,對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工具的應用較為熟練。因此,教師可以將手機、平板電腦與多媒體設備進行連接,開展教學活動;也可以根據當前學生對這些電子產品的熟悉程度,促進學生的科學學習。例如,在學習《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將從平板電腦上搜索到的內容連接到多媒體教學設備上,以此幫助學生學習與掌握相關知識。與此同時,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應該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輔導教學。在課下,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手機微信群、QQ群聯系學生家長,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教學任務;或者將一些知識點的微課視頻上傳,引導學生自行學習。例如,在學習《運動和力》時,其中包括“測量力的大小”“運動與摩擦力”“滑動與滾動”等知識內容,教師可以按照每一節知識點內容不同制作成相應的微課視頻,引導學生按照自身需求上網下載觀看,以便于提升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綜上所述,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對人才的要求逐漸提高。鑒于小學科學是啟迪學生智慧的重要科目,教師應該借助信息技術合理開展科學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求知欲望以及科學精神等,增強學生的學習感悟,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