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亭亭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關里中心小學江蘇】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信息技術手段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本文將闡述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前、中、后三個環節中有效整合的策略,最終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有利平臺,同時對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由于文本材料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的語言學習缺乏一定的情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了英語學習的難度。如果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恰當地將信息技術手段與閱讀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將會使文本材料更加形象,語言學習情境更加真實。而這些都是傳統的閱讀教學不能比擬的,最終將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本文將從小學英語閱讀課前、閱讀課中和閱讀課后三個方面闡述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整合策略。
在小學英語閱讀課前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預習文本,讓學生初步感知文本內容。借助信息技術,學生將會對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動畫效果產生深刻印象,實現文本情境的再現,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為學生課堂學習打下基礎。
小學英語閱讀課詞匯多,對學生的詞匯量有較高要求,如何在短時間內進行單詞的復習,將會對閱讀教學的開展產生直接影響。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4 Hobbies》Story time板塊時,為了讓學生復習以前學過的一些愛好詞語dance,sing,draw,read,教師可以借助PPT出示相關詞語的圖片,讓學生對照圖片做出動作,說出單詞,然后課件再播放單詞發音,與學生的發音進行校對,這樣就實現了在短時間內復習舊知的目標。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生學會閱讀。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前,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的閱讀教學創設一定的閱讀情境,讓學生自然地過渡到文本閱讀中。還是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4 Hobbies》Story time板塊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在閱讀教學前,先是播放了自己制作的小視頻《My hobbies》,視頻中有教師的自我介紹和愛好介紹,同時配上相關照片,圖文并茂,學生便輕松掌握了sing,draw,read三個單詞。最后教師借助PPT向學生展示了Liu Tao/Mike/Yang Ling/Su Yang 的圖片,問學生:Do you know:What does Liu Tao/Mike/Yang Ling/Su Yang like doing?Let’s go on learning,從而實現了閱讀前到閱讀中的順利過渡。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環節是重中之重。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與文本進行有效整合,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小學英語高年級的文本多數以語篇形式出現,而且內容較多,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對語篇進行分段處理,降低語篇學習的難度。借助信息技術,可以輕松地實現對語篇的分段處理,提高學生整體感知語篇材料的能力。如在開展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4 Hobbies》Story time板塊閱讀教學時,為了提高學生對語篇的整體感知能力,教師先是將Story time板塊的動畫整體向學生進行展示,提出:Who are they?讓學生從整體上找出閱讀材料中的人物;緊接著出示文本內容,讓學生根據文本找出What do they like doing,并畫出相關的句子,完成課件上表格的填空。這樣一來文本就被分為四個部分,學生閱讀思路清晰,從整體上感知到了語篇閱讀材料的內容。
借助信息技術直觀形象的特點,可以讓復雜的語言知識點更加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實現語篇教學重難點的有效突破。如在開展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8 At Christmas》Story time板塊閱讀教學時,為了有效解決語篇教學重難點First,Next,Then,Finally四個順序詞的正確使用時,教師先是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呈現出文本材料中的四幅圖,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圣誕節的認識,將這四幅圖進行排序,最后將結果進行匯報。這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在四幅圖的下面按照先后順序,依次呈現出First,Next,Then,Finally四個順序詞,讓學生真正掌握了順序詞的用法。最后,教師在PPT上呈現出自己一天的生活圖片,讓學生與First,Next,Then,Finally四個順序詞進行連線,然后進行簡單表述。至此,語篇教學的重難點順利得到了解決。
傳統的閱讀教學局限于課本,沒有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拓展,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結合文本閱讀材料,為學生補充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讓學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區別,不斷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借助信息技術,可以輕松為學生創設了解中西文化的平臺。如在進行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Culture time板塊閱讀教學時,為了提高學生對中西日常飲食的認識和區別能力,教師在教完Coffee is popular in Western countries;Tea is popular in China后,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中國人吃餃子、面條、米飯,西方人吃漢堡、面包等視頻,補充了文本中單一的中西文化區別,擴展了學生的文化視野。
總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最終要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閱讀方法的指導至關重要。在小學英語閱讀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教師巧妙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將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主動性,最終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