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芳
【作者單位:會寧縣教場小學 甘肅】
文章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闡述了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結合,將信息技術與教學難點相結合,將信息技術與創新研究相結合,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形成高效和諧、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思維的創造與日常教學密切相關。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取決于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數學本身具有抽象性、邏輯性等特點,教師應為學生開辟思維空間,幫助學生擺脫舊觀念,強調思想自由,鼓勵學生探索,激發學生發現問題的積極性,找到問題并互相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課堂不僅能夠反映學生的興趣,還能充分利用其動態的教學內容展示,幫助學生拓展課堂思維空間,指導學生思維的構建過程。
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輔助工具,是現代教學趨勢的一部分,但從根本上說,這些都是教學方法,教師必須先確定他們在教學中的領導地位和作用。信息技術的應用為教學注入了新的動力,解決了教師教學中的一些難題。但為避免過度或不合理使用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必須科學合理使用,教師要在自己的領導下安排教學,并有計劃地有目的地使用它。
在現代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正確使用信息技術的出發點應該是以學生思想培養為核心,以最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支柱,以學生的發展為重點。通過學生的獨立探究、合作討論和主動創新,提高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滿足其興趣和情感的需要。
數學教學實際上是一個過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理解數學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然后進行擴展和創新。因此,教師如何設計和選擇數學已成為數學教學活動的難點,創建教學活動的情境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關鍵。網絡信息和多媒體教學軟件等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教師教學有很大幫助。例如,在解釋“空間四邊形”的知識點時,教師只使用模型讓學生觀察,然后在黑板上創建一個平坦而直觀的空間四邊形圖案。大多數學生在課后自然解決相關問題,認為空間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相交。在教學中,使用3D幾何繪圖板來介紹圖案,在現場創建四邊形空間旋轉運動模式,在場景上添加線條,讓學生在旋轉運動中感受,培養其空間觀察和邏輯能力,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同時,學生在此過程中發現了非平面線的概念,為“非平面線”的教學奠定了基礎。由此可以看出,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創建語境中的作用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有許多優點。
總體說來我們可以發現,信息技術是一種屬于實踐的課堂,其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根據相關的研究可以知道,對于信息技術課程而言,學生的實踐時間不應當少于總學時的百分之七十。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做到讓學生多多參與到實踐當中。另外按照生本教育的理念,讓學生先做后學這種觀念在一定程度上與現代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思路不謀而合。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前期便為學生設立一定的目標,并幫助學生完成。
例如,當教師在教學中,幻燈片插入文字的時候,首先需要讓學生能夠了解通過輸入文字理解文本框的作用,接著再教導他們如何有效地使用文本框的操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因此在教學目標以及具體教學任務的驅動下,教師需要有效引導學生對教學資源以及時間進行合理搭配,使其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并且達到相應的學習目的。
小學階段,學生具有一定的愛玩天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按照生本理念,盡量通過新穎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玩樂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另外教師也可以使用現代技術例如多媒體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信息技術的作用,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升認知。
例如老師在教導學生了解電腦主機結構的時候,首先需要讓學生能夠了解到電腦中的內部信息,接著讓學生自行探索以及研究,這樣的教學方式比單純的說教方式有效得多,并且還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開展比賽,有效地引導學生的熱情,讓他們能夠在實踐當中體會到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在對學科有學習興趣的時候才會認真去學習一門學科,但是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對數學感興趣。好奇是每一個學生的天性,他們對新鮮事物,對自己不知道的、沒有見過的事物都是充滿好奇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需要結合學生的特性來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目前大部分教學都是非常嚴格地按照教學大綱在進行,由于授課方式單一、枯燥無趣,讓學生對學習數學失去興趣。把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互結合,借用多媒體的優勢,為學生構建符合教學的各種情境,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充分表明媒體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互結合后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總之,信息技術與傳統枯燥無趣的教學模式相結合,扮演著傳統教學模式不容易做到或者做不到的角色。例如,傳統的教學不能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路徑,而信息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