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茹婷
【作者單位:昆山市玉山鎮同心小學江蘇】
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對處于兒童時期的小學生們的注意狀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新奇的刺激物更能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教師應該審時度勢、因地制宜地利用兒童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的特征,努力構建充滿情趣的課堂教學氛圍,在拓展兒童思維能力以及豐富兒童想象力的同時,提高兒童在美術課堂中的專注力。
美術課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必修課程之一,幾乎成了兒童最喜歡的課程,但低齡兒童由于特殊性,課堂專注力卻往往不盡如人意。如何創設富有情趣的教學氛圍,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提高其在美術課堂中的專注力,真正地做到寓教于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能把握住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條途徑,這就是要形成、確立并且保持兒童的這樣一種內心狀態,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兒童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教師需要做的就是遵循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恰當地引導,合理地對兒童的無意注意進行干涉,使其轉化成有意注意。
課堂上曾發生過這樣一個小插曲,小學五年級美術教材中有一節欣賞課《美術中的比例》,其中有一幅范畫是達·芬奇著名的講解人體比例的作品——《奧爾維斯人》。范畫的主體是一個男性裸體人物,學生看到這幅畫后的反應令人大跌眼鏡,尤其是個別男生一直發出令人不悅的聲音,而大多數女生都害羞地低下了頭,課堂教學難以繼續下去。這種情況下課堂如何繼續?我是熟視無睹呢、還是要停下現有課程專門進行講解?思考片刻,我覺得有必要停下正在進行的課程。因為如果我此時把此情況糊弄過去,可能學生一時會安靜下來,但是他們心中對于“裸體人物”的不能正視肯定會延伸到課堂之外。我決定利用學生的無意注意,對這一問題進行必要的疏解。
“小朋友們,老師看有些同學發出了唏噓聲,甚至有些女生低下了頭呢!”
“老師,這個人沒穿衣服。”“老師,這個人是沒穿衣服的男孩子”……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向我述說著他們的理由。
我會心一笑:“同學們,你們表現得很棒,小小年紀性別意識很強,這是好事。但是我們要將現實生活和藝術作品加以區分。這幅作品畫的雖然是個裸體男生,但是它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達·芬奇所畫的名畫,這幅作品是畫家仔細研究才畫出的,它對我們繪畫人體結構比例有著重大意義呢!現在你們還很難為情嗎?”
“達·芬奇好厲害!”“這幅畫原來意義這么大!”……學生的“畫風”立刻大變。
看他們如此感興趣,我立刻圍繞“裸體畫”這個點和他們仔細分析了這幅繪畫的內容、背景以及重要意義,同時引導他們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美術作品:“西方理論認為裸體成為藝術便是最圣潔的,而且在所有繪畫題材中,人體繪畫的結構和技法都是最復雜的,繪畫者的個人能力往往可以通過對人體的塊面關系的處理能力表現出來,所以人體一度是西方繪畫史上畫家表現的熱門題材。”
在這次小插曲中,我利用孩子對未知物的好奇心,讓他們在無意間學習了“裸體繪畫人物”的相關知識。
兒童在課堂里的專注力集中與否,與老師在課堂環節設置息息相關,尤其是在游戲環節設置上。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我發現兒童在游戲活動時,注意力穩定性和集中程度較強。所以,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時,多設置游戲環節,在游戲中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兒童喜歡游戲,游戲能引發兒童的興趣,使他們身心愉悅。教師在設置游戲環節的同時,也應當積極成為游戲參與者,在游戲過程中適時地對兒童提供一些幫助和建議,而不是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在毫不了解兒童游戲進展的情況下,隨意地提醒或打斷孩子正在進行的游戲。在游戲中將課程的重難點教授給孩子,因為在游戲中孩子的專注力十分集中,因此其對教學內容的掌握也會大大地超過預期。這種游戲的方式相比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其優越性是不容置疑的。如最近我們一年級開設的美術課程很多與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有一課叫作《我們身邊的線條》。其實線條大家都認識,但是孩子們并不能準確地說出線條的名稱。他們會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叫某個線條。比如他看到比較有秩序的曲線通常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叫其“波浪線”,而且他還不認同你的叫法,不同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理解,各執一詞,整個課堂秩序就會顯得有點混亂。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設置了一個游戲環節,讓孩子折折手中的電線,找找教室里不同的線,如地磚花紋、電風扇等;想一想大自然中不同的線,如噴泉的線、云朵的線、斑馬身上的斑紋……使孩子在游戲中切實感受各種各樣的線的美感,培養他們仔細觀察生活的習慣。我還將他們分成了四個小組,組與組之間在游戲環節中有競爭的關系,所以孩子的專注力特別集中。
在設計課程時,引入孩子感興趣的元素。新課程提倡學科之間的融合,比如兒童喜歡“過家家”,那么教師在設置課程的時候不妨構建兒童喜歡的情境。如一年級上冊有一課《卡通明星總動員》,在設計教學時,我便設計了一個“打敗灰太狼”的情境,圍繞“如何打敗灰太狼”讓兒童進行動畫設計,我發現兒童的興致特別高,專注力也十分強。
除了將情境引入美術課堂,我們還可以將音樂、古詩、成語等引入小學美術課堂,還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采用小組合作、做游戲、辦畫展等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課堂內容設置新穎了,孩子的專注力便會集中到課堂當中。
要遵循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巧妙利用兒童的無意注意,恰當地引導兒童。尊重兒童獨特的審美體驗、追求藝術的自由和創造。從兒童的視角來看待其在美術教育中的行為,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對其進行引導與啟發,為他們創造一個童心、自由和愛的美術教育情境,提高兒童在美術課堂中的專注力,最終達到培養其審美型人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