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舒
一個周二的晚上,我睡得正熟,床頭的手機突然響起,我拿起來一看,是小楊媽媽發來的信息:“陳老師,我該怎么辦?她數學沒有考好,回家后被我大罵一頓。我說,我不會去開家長會的,我嫌丟人!今晚,我突然發現她左手腕有一道傷痕,她不會是想不開了吧?她會不會繼續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舉動啊?”
看到這條消息,我心中一驚,睡意全無。難怪小楊白天悶悶不樂的,原來是她媽媽罵了她。以我對小楊的了解,她劃傷手腕這一行為可能是因為忍受不了媽媽的訓斥而采取的應急手段。但這畢竟是我的猜想,具體什么情況,還需要我當面向小楊了解清楚。因此,我讓小楊媽媽假裝什么都沒看到,并且停止責罵。
第二天,正值校園藝術節十大主持人海選。晨會課時,我故意在班級說:“這次的主持人海選,我們班得派個實力與顏值并存的人去參加,你們誰想試試?”我注意到小楊的眼神里充滿了期待,兩只手緊張地攥在一起,但始終沒有勇氣舉起手來。
“小楊,你語言功底不錯,表達能力也很強,可以去試試啊。”我適時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師,我怕選不上!”
“不試試怎么知道呢?”在我的積極鼓勵下,小楊點了點頭。隨后,她滿懷希望地前往選拔地點。
意料之中,她面帶笑容地回到了班級。她激動地告訴我,她順利地進入復賽了。接下來,她要好好準備校園十大主持人的晉級賽。我抓住機會說:“那你得邀請同學們在班會課上進行模擬答辯哦,同學們會幫你克服緊張情緒,提出好建議,讓你盡早發現自己的不足。”她非常愉快地答應了。那一刻,我明顯感覺到她的情緒好了很多。
為了讓她在這次晉級賽中取得勝利,我幫她找了一些練習視頻。周四課間休息時,我看到她情緒不錯,便借機帶她來到我的辦公室。
待她坐下,我輕聲問道:“怎么樣,小主持人,可以和老師說說前天晚上的事情嗎?”一聽我如此關切的詢問,她的眼睛瞬間就紅了起來,眼眶里噙著淚。
“老師,我媽希望我還和小學一樣,保持班級第一。這太難了,我做不到,其實我已經很努力了……”小楊抽泣著說道。
原來,媽媽對她要求很高,可她的數理能力偏弱,數學成績在班里有些靠后。為了不讓媽媽失望,她只能強撐著,經常熬夜學習,以應對媽媽施加的壓力。每次數學考試,她都非常焦慮,擔心自己考不好。她害怕看到媽媽失望的眼神,不想聽到媽媽謾罵的語氣。不想面對這一切的她,選擇了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宣泄她的痛苦,她希望媽媽別再逼她,能看到她的努力。
她激動地說完了這些話,然后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可惜,媽媽似乎沒有看到我手腕上的傷口。除了學習,她什么都不關心……”我緊緊地抱住了她,告訴她,老師會幫她解決這些問題的,現在她應該積極備戰主持人大賽。談到最后,她答應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好數學,再也不會傷害自己了。
知道了小楊自傷事件的前因后果后,我明白,解決這件事的關鍵在于改變她媽媽的教育觀念。于是,我立即打了個電話,約她媽媽到校談談。
見到小楊媽媽后,我首先問了她一個問題:“你花費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孩子,目的何在?”
“我就希望她能成才、成功。我和他爸爸都沒有考上名牌大學,所以希望她能考上。我們這么努力地做生意,就是為了給她創造良好的條件。可是,你看她這個數學成績,估計連好高中都考不上,能上個什么大學啊。”小楊媽媽直言不諱。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成功的人生呢,我也是一個媽媽,非常理解并贊同你的看法……”我這么說是想拉近與她的距離,可沒等我說完,她就打斷了我的話。
“是吧,老師,您和我的想法一樣就太好了!老師,拜托你幫我說說她,這數學成績不提高肯定不行啊……”
我沒有接著她的話講,而是轉而問她:“您剛剛說您是做生意的,冒昧地問一句您是做什么生意的呀?”
“老師,我是做八音盒的。我們家的產品音質可好了,都是純實木打造。”
“這工作好,音樂長伴,詩情畫意啊。那您為什么做八音盒生意呢?我熟悉的人里,還沒有做這個的呢。”我表達了我的困惑。
“我從小就喜歡音樂,但藝術生的學費很高,我家里兄弟姐妹3 個,沒條件去學音樂。所以,長大后,我就想從事和音樂有關的工作。”
“那你大學時讀了理工科嗎,理工科畢業生的收入都很可觀。”我再次拋出了我的問題。
“哎呀,老師,我上學時數理化成績都不好,學不了理工科。”小楊媽媽尷尬地回答道。
“這樣啊!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前幾天學校舉行藝術節校園主持人大賽,您女兒進入復賽了,您就等著她捧回金話筒獎杯吧。她這么有藝術天賦,原來是遺傳了您的好基因啊。”
“啊,我都不知道她參加了這個比賽,馬上還要復賽,會不會耽誤學習啊?”本想讓小楊媽媽看到女兒的長處,可她還是盯著成績不放。
“您放心,參加這個比賽不會耽誤她學習的,只會讓她收獲自信,為學習增添動力。我得感謝您,因為有了您的好基因,她才如此才藝俱佳。”我繼續圍繞“才藝”展開對話,試圖讓她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
“您這么一說,我突然發現這孩子還真是有點像我。”小楊媽媽笑著說道。我心里竊喜:機會來了,是時候指出她錯誤的教育觀念了。
“那她數學成績不好,是不是也隨媽媽啊?”我半開玩笑地說道。
“誰說不是呢!所以我才著急,一直在想辦法啊。你看我寒暑假、雙休日都給她請了數學老師輔導,結果還考成這樣,你說氣不氣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您也知道孩子天生數理思維就弱,這和你當年是一樣的啊。你了解她這次沒考好的原因嗎?小楊懼怕數學考試,每次一考試就特別緊張,無法正常思考。沒考好,她非常傷心,因為她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時候,你不僅沒有安慰她,反而嚴厲地訓斥她,還威脅她不來參加家長會。你這是在逼她啊,所以她才會有輕生的念頭。你當年數理化考不好,是你不努力、沒有認真對待嗎?你自己無法做到的事,為什么要強迫孩子馬上做到?如果下次她再有輕生的念頭,造成嚴重后果,你該怎么辦?”我一口氣把心里的怨言都說了出來。
“老師,這不是我的本意,這孩子什么也不和我說,我哪知道呢。”小楊媽媽可能意識到了自己的忽視,訕訕地說道。
“你給過機會讓她說嗎?她說了你會聽嗎?”我繼續“咄咄逼人”。
“老師,我錯了,是我太心急了。你說我現在該怎么做,教教我吧。”小楊媽媽不再糾結女兒的成績,開始向我尋求幫助了。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我指導她先鼓勵孩子將語文、英語等優勢學科發展成為明星學科,這樣孩子才會產生更多的自信,去克服對數學的恐懼,最終成為全科均衡發展的優秀學生。最后,我說:“長期的積累與努力才可能換來好的結果,能夠達到自己的最好水平就已經成功了,不應如此著急的強求孩子,你說對嗎?”此刻,小楊媽媽笑了,笑容是那樣輕松、那樣純真……
轉眼就到了期中家長會,我把主題定為“不完美小孩”,熬了幾個晚上改編錄制了一首歌,并結合班級各類活動的照片做了一個視頻,在家長會上獻給了所有的學生和家長們。
當你的笑燦爛像陽光,當你的夢做得夠漂亮,
這世界會為你鼓掌,我卻擔心你是否受傷。
全世界在等你飛更高,我卻心疼你小小翅膀。
當你必須像個完美的小孩,滿足所有人的期待,
我會站在,你的身旁,
陪你守著你的夢想。
你不完美的夢,我會陪著你想;
你不完美心事,我卻放在心上;
這不完美的你,我總當作寶貝。
我給你的愛也許不完美,但卻最美。
召開這次班會的目的其實就是換種方式低調地處理這次“自傷事件”,既不讓小楊感到難堪,又進行了一次及時的集體教育——通過壓力疏導的方式,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積極面對挫折,勇敢戰勝人生道路上的各種挑戰。
面對當下中學生壓力越來越大、漠視生命和輕生念頭越來越多的現狀,班主任應該時刻保持警惕,開展生命教育,以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提升學生的耐挫力。同時,班主任還要做好家校合作工作,幫助家長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共同幫助學生樹立起健康的生命觀、正確的挫折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