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在“計劃性”這個人格特征上的個體差異,會導致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的行為有所不同。相比那些沒有什么計劃性的人,那些善于為實現長期目標制定具體計劃的人在堅持體育鍛煉方面做得更好。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心理學會的《心理學》雜志上。
心理學中,有5 種特質可以涵蓋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分別是外向性、宜人性、盡責性、神經質和開放性。其中盡責性,也就是一個人是否勤勉、有序和可靠,一直被認為與健康的行為相關。論文第一作者、美國俄勒岡大學的麗塔·路德維希表示,他們在研究中首次鎖定了盡責性這個人格特征的一個方面——計劃性。
俄勒岡大學的研究人員記錄了282 名志愿者在2018 年的20 周時間內去健身房的情況,并收集了他們在2017 年的健身記錄。這些志愿者還提交了各自的健身計劃,并填寫了針對“計劃性”特征的自我評估表。結果發現,那些給自己在“計劃性”特征評分較高的志愿者比對自己評分較低的志愿者去健身房的概率要高,在秋季平均會多去5.9 次健身房,冬季會多去8.5次。
研究人員認為,該研究為心理學上更深入理解性格差異對行為方式的影響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