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其平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在于心理健康教師,要想提升新時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就要進一步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真正促進他們的專業成長。
首先,學校要配齊心理健康專職教師,這是心理健康教師專業化的基礎,也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前提。不少學校因人員編制緊張等原因未設置既專職又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崗位,以“先上崗再培訓”的模式選定其他學科教師臨時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讓他們參與專業培訓。通過這種模式培養成熟的心理健康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財力。在設置心理健康專職教師崗位的同時,要健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職務(職稱)評聘辦法,落實相應待遇,這也是心理健康專職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動力之一。
其次,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心理健康教師的繼續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路徑。目前,不少心理健康教師參加的是普適性的、碎片化的知識培訓,接受不到系統的、全面的、專業的培訓;還有不少心理健康教師熱衷于參加醫學化的專業培訓,甚至將參與培訓作為工作的主要內容。教育行政部門需要建立分層分類的培訓體系,并與教師的工作績效掛鉤。
最后,教師自己要重視個人成長,這是心理健康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在動力。有些心理健康教師缺乏個人成長的動力,不愿接受督導和個人體驗;有些缺乏個人成長的覺察,過于專注自己感興趣的理論、技術和領域;有些缺乏個人成長的格局,難以擺脫生活的糾結和生命的困頓。《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 年修訂)》中指出:“要把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教育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面,為教師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提供必要的條件,使他們學會心理調適,增強應對能力,有效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心理健康教師要有自己個人成長的規劃,要主動獲取專業知識和技能,要積極參與個人體驗并接受專業督導,要學會反思個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