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藝 黃澤紅 李志亮 方建皓 黃東偉 吳科 黃燕波 吳善平
(化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廣東 化州 525100)
醫患溝通是臨床醫療行為中最關鍵環節[3]。通過醫患之間的雙向信息交流,一方面可以使患者清楚的了解所患疾病的基本特征、診療措施以及日常護理常識,另一方面可以使醫生了解患者的基本需求、對醫療行為的滿意程度以及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5]。由于絕大多數的實習醫生臨床經驗較少,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對患者溝通技巧,導致醫患溝通出現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實習醫生醫患溝通能力[4],本次研究針對神經內科實習醫生采用采用專門性醫患溝通能力培訓取得良好的成效,現將結果詳細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自2017 年7 月—2019 年7 月40 名神經內科實習醫生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所有實習醫生隨機分成兩組,每組各20 例,本次研究是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后實施的。
對照組采用常規培訓。觀察組采用專門性醫患溝通能力培訓,主要有:(1)語言的表達:語言是拉近患者之間關系的紐帶。實習醫生在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時,適當的運用“大爺”、“大娘”叔叔、阿姨等稱呼可以讓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親切感,有利于增進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在臨床工作中,為了使患者更加清楚的理解自身的病情,實習醫生應根據患者的病情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進行詳細的講解,消除患者對自身疾病理解的誤區。例如:對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實習醫生應把患者的病情比喻成堵塞的水管,把受傷的神經比作電線,而髓鞘脫失就是電線皮脫落,這樣的解釋不僅可以避免患者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的誤區,更能促使患者更加直觀的面對自身的病情。(2)傾聽技巧:實習醫生在與患者進行溝通過程中,要全神貫注的傾聽患者說的每句話,做到目光始終關注著患者,通過傾聽患者對疾病的主觀感受,抓住患者訴說的重點內容,這樣不僅有利于實習醫生收集疾病的資料,更有助于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治愈率。(3)注重溝通細節:細節是影響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一句細微的動作能以溫暖患者的心靈,一個關切的眼神可以撫慰患者不安的情緒。細節往往是體現在人們日常溝通與交往過程中,例如,實習醫生在查房前,應提前將雙手焐熱,以免在進行神經系統查體時引起患者的不適;進行痛覺檢查前,應提前告知患者的檢查目的,以免患者出現理解現象,增加醫患之間的矛盾。(4)把握溝通時機:選擇正確的溝通時間、地點、內容可以有效的提高溝通的效率。由于腦梗死患者在疾病的急性期情緒起伏較大,在這,實習醫生不能有效的為患者講解后續治療的效果以及舒緩患者不良的情緒狀態,可能會出現患者對醫生的診療提出質疑,嚴重影響患者后續治療的依從性。因此,對于接受治療腦梗死疾病的患者,應選擇環境安靜、私密性較好的地點清楚的向患者疾病治療的方法、病情變化以及預后治療效果,提前對患者進行告知,消除患者對實習醫生的誤解。為了更好培養實習醫生的溝通意識,在臨床工作中,應做到時時交代患者疾病進展情況,及時向患者家屬提供患者最真實的信息以及可能會發生的危險事件,建立坦誠信任的醫患關系。此外,實習醫生在進行各項操作前,應詳細向患者解釋治療的目的以及操作的方法,在取得患者理解和同意后,才能執行該項操作。
將兩組患者對實習醫生的總滿意度以及對實習醫生的評分情況作為評價指標,觀察醫患溝通效果。
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完全滿意有7 例,滿意有6 例,一般滿意有3 例,不滿意有4 例,總滿意度為80.0%,觀察組完全滿意有10 例,滿意有4 例,一般滿意有4 例,不滿意有2 例,總滿意度為90.0%,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 <0.05)。
觀察組在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傾聽技巧、溝通細節以及溝通時機以上4 個方面的綜合得分(22.68±1.71)分明顯優于對照組(18.63±3.02)分,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醫學生是醫學事業的接班人,他們必須通過醫學基礎知識的學習進而臨床實踐技能的訓練,最終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1]。由于絕大多數在校實習的醫學生只是關注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而忽視對醫患溝通技巧的培養,導致實習醫生在院工作出現語言表述不清晰以及溝通細節不到位現象,這樣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醫療糾紛的發生率,更嚴重影響醫患之間的交流和理解[8]。因此,如何加強實習醫生的溝通技能已成為當前醫院重點培養項目。
本文通過為神經內科實習醫生采用專門性醫患溝通能力培訓,能夠有效的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率[12],主要原因有:通過加強實習醫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有效的避免患者對專業術語理解的誤區,使患者更加清楚的了解疾病基本信息[6],有利于提高患者對醫學知識的理解能力。通過加強實習醫生的傾聽技巧的培訓,使患者充分表達疾病的心理感受,一方面有利于患者更加全面的收集患者的疾病資料,另一方面有利于舒緩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7]。通過加強實習醫生的溝通細節培訓,使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懷,從而建立和諧友善的醫患關系。通過加強實習醫生的溝通時機培訓,有利于消除患者對實習醫生的誤解,使患者在后續的治療的過程中,更加配合實習醫生的治療工作,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9]。
實驗結果表明,觀察組在實習醫生總滿意度以及各項綜合得分上,顯著優于對照組(P <0.05)。表明對實習醫生采用專門性醫患溝通能力,有效的彌補實習生在醫患溝通之間的不足[10],有利于實習醫生在工作的過程中學會語言溝通技巧,增加與患者交流的細節,從而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11]。
綜上所述,對神經內科實習醫生采用專門性醫患溝通能力效果較好[12],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