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旭,陳 松,陳慶東,劉虹伶,李 超,劉月悅
(1.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0066;2.中化現代農業四川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100;3.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四川 成都 610066)
蝗災、水災和旱災并稱中國乃至世界農業生產的三大自然災害。沙漠蝗主要在非洲和亞洲熱帶荒漠地區的河谷和綠地發生并為害,為全球重大遷飛性農業害蟲。2019年以來,沙漠蝗先后從東非的蘇丹和厄立特里亞飛越紅海,到達西亞的也門、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近期到達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所到之處無不嚴重危害。巴基斯坦因沙漠蝗災糧食減產30%以上,僅小麥損失就高達10億美元。印度已有37萬hm2農田受害,經濟損失超100億盧布。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2020年2月至3月中旬,紅海西岸和非洲之角的氣候和雨水條件十分有利于沙漠蝗群的繁殖,“蝗災”將在肯尼亞、索馬里、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國家進一步加重為害,發出“危險級”的紅色預警。面對沙漠蝗的嚴峻威脅,特別是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蝗災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和擔心。現將沙漠蝗生物生態學習性和四川省應對措施總結如下。
沙漠蝗的發生為害具有飛行能力強、繁殖速度快、食性廣、危害性極重和耐高溫干旱等特點,其主要的生物生態學習性:一是發生范圍廣。沙漠蝗廣泛分布于非洲大陸、紅海沿岸、中東及亞洲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其發生高峰期年份擴散區域可達2800萬km2,發生衰退期年份也達1600萬km2。二是繁殖能力強。沙漠蝗一般一年發生2~3代,主要集中在春季3~6月、夏季8~9月和冬季10月至次年1月,一頭成蟲可產卵80~158粒,一年半可繁殖達6400萬倍,幼蟲存活期在2個月左右,成蟲存活期在1個月左右。沙漠蝗生長適宜溫度范圍在18~45℃,相對濕度范圍60%~70%,42~43℃發育最快,40℃左右適宜于成蟲遷飛活動。三是遷飛距離遠。沙漠蝗具有隨氣流遠距離遷飛習性,其遷飛距離可以橫跨非洲東西大陸、紅海沿岸、波斯灣及西南亞地區,最遠可跨越大西洋和地中海到達美洲和歐洲南部,成蟲每日遷飛距離可達150km左右,累計遷飛距離最高可達2000~3000km。一般遷飛高度常在300~600m,部分可高達2400~3000m。四是危害程度重。沙漠蝗取食植物多達400種,主要包括小麥、玉米和水稻等多種農作物和森林、草原野生植物,成蟲每天取食量約2g(約等于其體重),1km2的蝗群1天可以吃掉3.5萬人的口糧。蝗蟲成群在地面遷移形如流水、空中遷飛遮天蔽日,所到之處植物被啃食一空。
近期,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對沙漠蝗入侵我國的風險研判為“風險較低”的結論。主要基于:一是從沙漠蝗的適生條件來看。溫度、濕度和食料是決定昆蟲在一定區域內生存的基本和先決條件。據報道,40℃左右是沙漠蝗蝗蝻和成蟲遷移活動的最適溫度,60%~70%是其生長的最適濕度,因此緬甸、尼泊爾和印度將是本次沙漠蝗最大的擴散區,但與之相鄰的西藏和云南、西北的新疆目前正處于初春時節,溫度和濕度都不具備沙漠蝗生長和遷飛的氣候條件,即使其遷飛入境也難以定殖。二是從沙漠蝗的遷飛路徑來看。沙漠蝗具有隨氣流遠距離遷飛習性,成蟲每日遷飛距離達150km,但飛行高度并不高,一般在300~600m范圍內飛行,極少數可達到2400~3000m的高度,故在我國西北新疆方向,即便沙漠蝗進入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地區,也難以突破塔里木盆地西部天山和昆侖山的天然屏障。西南地區的西藏和云南方向則有喜馬拉雅山作為屏障,沙漠蝗也不可能飛越這座世界最高峰。三是從歷史記載來看。我國昆蟲學家早于1956年在其出版的文獻中記錄了云南南部有過沙漠蝗分布。1974年,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專家在西藏與尼泊爾比鄰的聶拉木縣采集到沙漠蝗標本。我國歷史上從來沒有沙漠蝗發生為害的記錄。
筆者認為,沙漠蝗一旦入侵我國,對四川省的風險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是南路從緬甸入云南,再到攀枝花市和涼山州;二是西路從尼泊爾入西藏南部,再到甘孜州和雅安市。
中國近代農業發展史,實際上也是一部與蝗蟲等病蟲害斗爭的歷史,多少年來,特別是解放以來,以馬世俊院士、陳世驤院士等老一輩治蝗專家和康樂院士等中青年科學家為代表的四代人的努力,我國在蝗蟲研究和蝗災治理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其水平和能力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所以面對可能出現的沙漠蝗,我們認為首先要樹立可防可控的信心,本著在戰略上要藐視,在戰術上要高度重視的應對防控策略,做到未雨綢繆和積極應對。
2.2.1 加強蝗情監測預警 一是關注蝗情發展動態。多渠道收集印度、尼泊爾和緬甸等周邊國家沙漠蝗發生發展動態。二是加強蝗情信息互通。加強與農業農村部重大害蟲預測預報平臺的對接,特別是鄰省西藏和云南省級沙漠蝗專項預測預報網的溝通,第一時間掌握沙漠蝗可能入侵相關信息。三是啟動應急預測預警工作。首先在攀西地區和甘孜州南路啟動省、市兩級沙漠蝗專項應急預測預警工作。雅礱江、金沙江流域沿線的相關縣是本次監測預警的重點區域,如已設置有監測站點的縣應立即盡快啟動監測工作,沒有設置的必須盡快安裝監測設施并安排專人進行監測。四是開展蝗情排查。在甘孜州、涼山州和攀枝花市境內的雅礱江、金沙江流域與西藏、云南接壤的縣(區)農業部門應定期組織人員開展拉網式排查,一旦發現,立即組織應急防控。五是啟動蝗情會商機制。省、市、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要定期組織相關專家開展蝗情會商,掌握動態,分析發生趨勢。
2.2.2 做好應急防控準備 一是建隊伍、搞培訓。優化配置力量,建立沙漠蝗應急化學防控專業化隊伍。在攀枝花市、甘孜州和涼山州要先期搞好沙漠蝗識別和生活習性等知識的人員培訓。二是備器械。提前配備充足的高效機動噴霧器和植保無人機,還要與國家通用航空企業保持溝通,一旦蝗情緊急,可采取飛機噴霧防控。三是貯藥劑。據統計,目前我國已獲登記用于防控蝗蟲的藥劑有效成分有馬拉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蟲啉3種化學藥劑和苦參堿、印楝素、蝗蟲微孢子蟲、球孢白僵菌和金龜子綠僵菌等5種生物農藥。沙漠蝗入侵初期,高密度應急防控可選用45%馬拉硫磷乳油和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化學農藥。一旦沙漠蝗種群密度下降后,應選用0.3%印楝素乳油、0.4億孢子/mL蝗蟲微孢子蟲懸浮劑、10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和1000億孢子/mL金龜子綠僵菌可濕性粉劑等生物農藥,這些藥劑對沙漠蝗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入侵高風險區要提前采購備用。同時,兼顧防治當地土蝗和西藏飛蝗等本地蝗蟲,因今年暖冬導致越冬和繁殖量較往年偏多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