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樸
(邢臺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 河北 邢臺 054000)
桃紅頸天牛近年來在河北邢臺地區有逐年加重發生的趨勢。紅頸天牛屬鞘翅目天牛科昆蟲,又稱紅頸天牛、鐵炮蟲、哈蟲。主要為害桃,偶爾為害杏、榆、柳樹、櫟樹,屬蛀干害蟲。
成蟲體長28~37mm,呈黑色,有光亮,前胸(俗稱頭頸)背板扁平方形,紅色,故稱為紅頸天牛。背面有4個光滑的突起,有側枝刺,呈角狀,鞘翅光滑,脊部比前胸寬,有一股難聞的氣味。雄蟲較雌蟲小,卵呈長圓形,形似芝麻,長6~7mm,乳白色。
桃紅頸天牛2~3年發生1代,以各齡幼蟲形態越冬。樹體萌動后開始進行為害。
2.1 幼蟲期。天牛的幼蟲在樹干基部附近的木質部蛀成隧道,引起枝干流膠,發生嚴重時樹體被蛀的千瘡百孔,嚴重影響樹勢。5~6月份為害最嚴重,可造成樹干中空,皮層脫離。果樹受害不太嚴重時,也會造成春季時發芽晚,結果量明顯減少,樹勢減弱;受害嚴重時,會引起樹勢嚴重衰弱、產量驟降、枝干刮風易折斷,甚至樹體死亡等現象。
2.2 產卵盛期。一般在7月初~8月中旬產卵,產卵期5~7d,多數產在距離地面30cm 高的主干或主枝的樹皮縫隙中。1個成蟲可產好幾百個卵,如此多的數量,在防治時每抓住1個成蟲就相當于消滅了很多在枝干上面為害的天牛。紅頸天牛卵期8d 左右,幼蟲孵化后,開始向下蛀食韌皮部,在樹皮下蛀食。第1年以幼蟲的形態越冬,第2年春天繼續向下蛀食,由皮層逐漸蛀食至木質部表層,初期蛀食的隧道呈橢圓形,中部凹陷。6月份開始蛀入木質部,蛀道不規則。7、8月份頭向上繼續蛀食木質部,之后再次越冬,到第3年5~6月份,老熟幼蟲黏結糞便和木屑在木質部做室化蛹。蛹呈淡黃色,前胸兩側和前緣中央各有1個突起。蛹期10d 左右。1只紅頸天牛一生蛀食蟲道50~60cm。
2.3 成蟲期。成蟲一般在6月開始羽化,羽化出洞后,早晚出來,一般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多在枝干上爬行或歇息,中午多靜在枝干上,是人工捕捉的好時機。成蟲產卵后不久便死去。在下雨后的晴天成蟲發生量最多,蟲口密度大時,同一桃樹主干上可以有不同齡期的幼蟲。
以幼蟲在隧道內越冬,剛孵化的初齡幼蟲從卵底往下蛀入表皮,僅在果樹的表皮層下蛀食為害,幼蟲長達3cm 左右,隨著幼蟲的長大開始蛀食果樹的木質部,第1年只在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蛀成彎曲的隧道,并向外咬1個排糞孔,在排糞孔下面堆積有大量蟲糞和木屑,入冬后,幼蟲休眠,來年立春開始活動,循環往復,年年如此。
4.1 農業防治。增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增強樹勢。對于已被蟲害侵染較嚴重的樹,要及時清除病株或者病枝,減少蟲源。
4.2 人工防治。從5~6月份開始,要經常觀察樹干及地面,觀察病樹樹干周圍和地面是否有大量紅褐色蟲糞和木屑,發現蟲糞、木屑后,可以順樹干找到蛀孔,然后用鐵絲伸入蛀孔鉤殺幼蟲,或用刀在幼蟲為害部位順樹干縱劃2~3道將蟲子殺死。7月份是成蟲羽化的高峰期,可以利用成蟲白天中午在樹枝靜息的習性,振落捕捉成蟲。為了防止成蟲大量在枝干上產卵,可以用草繩捆在樹干上或者涂白(生石灰∶硫磺∶食鹽∶油∶水=10∶1∶0.2∶0.2∶40),阻止成蟲在主干和主枝上產卵。
4.3 藥劑防治。6~7月成蟲發生盛期和幼蟲剛剛孵化期,在樹體上噴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蟲啉2000倍液。當大齡幼蟲蛀入木質部以后,噴藥對其已無作用,我們可以采用蛀孔灌藥的方法根除。首先把樹干上的排糞孔清干凈,然后用一次性醫用注射器向蛀孔內灌注10%吡蟲啉2000倍液或50%敵敵畏800倍液,然后用泥把蟲孔封嚴。另外,也可以先將排糞孔打通,將磷化鋁片劑的1/4~1/8塞入蟲孔后用泥土將蟲孔封嚴,熏殺幼蟲。
4.4 糖醋液誘殺成蟲。在7~8月的成蟲期,可以在桃園內懸掛糖醋液瓶或罐,一般每20~30m2懸掛1個,誘殺成蟲,效果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