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新 孫長永
(江蘇省沛縣人民醫院,江蘇徐州 221600)
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兼具起病緩慢、容易復發以及病程綿長的特點,典型癥狀為咳痰、低熱、周身乏力、咳嗽、喘息、咽喉發癢、畏寒等,冬季氣溫低、吸入有害氣體等均可誘發CB,雖不會即刻危及生命,但是嚴重危害患者身體健康,需要及時治療。目前治療CB以噴氣霧劑、口服藥物為主,常用藥物有大環類脂類、β2激動劑、喹諾酮類、糖皮質激素、β內酰胺類等,重在化痰、控制感染、止咳、平喘,但療效欠佳,尚需完善治療方案。氨茶堿能夠阻止磷酸二酯酶分解,有助于松弛支氣管平滑肌,可用于治療CB,但是臨床研究指出[1],氨茶堿藥物安全性低,容易發生心律過速、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多索茶堿亦是茶堿類氣管解痙藥,因療效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而得到廣泛應用。本文研究對氨茶堿與多索茶堿運用在CB治療中的價值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將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江蘇省沛縣人民醫院接診的40例CB患者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20例)和研究組(20例)。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齡35~76歲,平均年齡(55.7±13.4)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5.0±2.3)年;研究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54.6±13.2)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5.1±1.8)年。兩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均表現為喘息、咳痰、咳嗽等癥狀;②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中的相關診斷標準[2];③均了解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器官功能障礙者;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③激素依賴者;④肺氣腫者;⑤肺結核者;⑥嚴重肺部感染者。
對照組行氨茶堿治療:使用氨茶堿(常州蘭陵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2025188,規格:10 mL:0.25 g×5支)10 mg進行靜脈滴注治療,1次/d,連續10 d。
研究組行多索茶堿治療:使用多索茶堿(武漢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10,規格:0.1 g×1支)200 mg進行靜脈滴注治療,1次/d,連續10 d。
治療期間,叮囑兩組患者戒煙。
觀察兩組肺功能指標、綜合療效、用藥安全性。(1)肺功能指標:以肺功能檢測儀測定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3];(2)綜合療效,①無效:治療10 d后咳痰、咳嗽等癥狀未見改善或是加重;②好轉:治療10 d后咳痰、咳嗽等癥狀得到改善;③顯效:治療10 d后咳痰、咳嗽等癥狀顯著改善;④計算總有效率(好轉率+顯效率)[4];(3)用藥安全性:記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本研究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肺功能指標行t檢驗,以(x±s)表示,綜合療效、用藥安全性行χ2檢驗,以[例(%)]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組間肺功能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0 d后,研究組FEV1、FVC、FEV1/FVC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例(%)]

表3 兩組患者用藥安全性對比[例(%)]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對比()
注:治療前組間比較,&P>0.05;治療10 d后組間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FEV1(L) FVC(L) FEV1/FVC(%)觀察組 20 治療前 1.25±0.32 1.88±0.28 57.19±4.78治療10 d 1.68±0.38 2.73±0.31 67.94±5.18對照組 20 治療前 1.23±0.33& 1.96±0.29& 56.95±4.93&治療10 d 1.92±0.37# 3.39±0.33# 73.88±5.28#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70.00%(P < 0.05),見表 2。
治療期間,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00%低于對照組35.00%(P<0.05),見表 3。
CB是由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引起的支氣管黏膜、氣管的慢性非特異性炎性疾病,屬于多發病、常見病,好發于中老年群體,典型臨床特征為咳痰、咳嗽,伴有喘息癥狀,病情持續多年者容易發生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氣腫,嚴重影響身體健康。CB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而致,目前已確定的致病因素有:①吸煙:吸煙者發生CB的概率是不吸煙者的2~10倍[5],且吸煙量對患病率也有一定的影響,主要是因為香煙煙霧中含有鎘、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容易降低局部抵抗力,損傷呼吸道黏膜,刺激小氣道,發生小氣道痙攣,提升氣道阻力;②細菌與病毒感染:感冒極易引起CB,尤其是冬春季節容易發生CB,且常見致病病毒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與鼻病毒,主要病原菌是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桿菌、肺炎球菌,極易誘發CB;③過敏、空氣污染:喘息型CB患者往往存在過敏史,另外,粉塵、工業煙霧所致大氣污染也與CB有一定的因果關系;④內在因素:如內分泌功能失調、呼吸系統防御功能受損、抵抗力降低等均可誘發CB。CB早期病變常限于支氣管,之后可因病情遷延而累及細支氣管與較小支氣管。另外,CB反復發作會逐漸加重病變程度,累及更多的細支氣管,最終導致管壁纖維性增厚、纖維性閉鎖、管腔狹窄等,且炎癥可向肺泡、管壁周圍組織擴展,出現咳痰、咳嗽等癥狀,需要及時治療,控制病情進展,減少復發。
本次研究表明,多索茶堿比氨茶堿更適宜治療CB,主要表現在:①研究組FEV1、FVC、FEV1/FVC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70.00%(P<0.05),FEV1常用于判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FVC是評估呼吸道有無阻力的關鍵性指標,FEV1/FVC則能反映疾病嚴重程度,本次監測患者上述指標,發現多索茶堿對于改善CB患者肺功能效果更為顯著,其中茶堿類藥物是常用氣管解痙藥,且以往多采用氨茶堿,此藥物的活性成分主要是茶堿,可以阻止磷酸二酯酶分解[6],提升細胞內環腺苷酸水平,起到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的效果.不過由于其治療窗較窄,患者易發生神經興奮、心律失常、消化道癥狀等不良反應,所以臨床應用受限;多索茶堿是一種新型的茶堿類藥物,亦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減輕黏膜水腫與充血,并且此藥物兼具提高免疫力以及抗炎作用,有助于迅速控制病情,實際效力能夠達到氨茶堿的10倍,加之多索茶堿能夠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所致支氣管收縮,進而有助于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增強通氣功能,所以多索茶堿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強療效;②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00%低于對照組35.00%(P<0.05),多索茶堿對腦內腺苷受體、胃腸道、心血管的親和力較低,所以不易出現心律失常、消化道癥狀等不良反應,能夠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進一步增強療效。
綜上所述,由于多索茶堿對于治療CB兼具安全性、療效顯著的優勢,能夠盡快改善病情,建議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