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教學過程控制”的持續反思,開發和處理課堂生成性資源已成為課堂教學中的深刻話題。但無論是生成性資源的生成還是處理,都離不開教學設計,處理生成性資源的本質仍然是教學設計活動。從教學設計實踐的視角審視課堂生成性資源的處理,其至少包含“微觀的教學再設計”“宏觀的教學設計”與“教學系統設計”三種語境。
1.處理課堂生成性資源應實踐“微觀的教學再設計”思維。情境設計、任務設計和活動設計是教學設計的基本元素,處理課堂生成性資源也需在這三個基本元素上審慎開展“微觀的教學再設計”活動。生成性資源在課堂中易“瞬間”出現或消失,當捕捉到生成性資源后,教師首先應對該生成性資源的本質進行把握,如發現是價值觀問題時,教師應在第一時間釋疑。教學實踐中,生成性資源首先表現為“超出預設的教學問題”,該問題本身并不是資源。教師要將“超出預設的教學問題”轉化為致力于助力該教學內容中核心問題破解的問題,并據此進行基于問題解決的情境設計、任務設計和活動設計,最好還能夠將生成性資源作為接下來的教學線索或教學評價依據,難以捕捉的生成性問題方能轉化為寶貴的生成性資源。
2.處理課堂生成性資源應與“宏觀的教學設計”相向而行。寓于生成性資源的課堂不再是嚴格按照既定教學想法的“封閉系統”,其要求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具有開放的系統。一般來說,寓于生成性資源的課堂教學設計系統具有較好的預設機制和生成機制,其強調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注重核心問題的設計及其解決。其中,預設機制著眼于核心問題,通常以核心問題解決為教學設計線索;生成機制立足一般性問題的設計和實施,其服務于預設的核心問題的解決。課堂教學的有限時空如需走向高效的學習時空,生成性資源的開發和處理則不應當改變預設的教學設計線索,其處理所形成的“微觀的教學再設計”應當服從和服務于“宏觀的教學設計”。
3.處理課堂生成性資源應注重預設及對預設性資源的處理。通過對大量教學實踐的觀察和反思,教學過程控制仍然是保持課堂品質和課堂品相的重要思維。之所以有一些課堂忽視或漠視生成性資源,主要是因為生成性資源具有偶發、突發等不可控特征。生成性資源的開發和處理要從無序走向有序,還需要教學系統設計遵循預設機制與生成機制協調發展的思路。生成性資源的大致可能性空間、大概方向與走向等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當被充分考慮到,在處理生成性資源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太過于迎合生成性資源的處理而忽視教學系統設計中預設機制的價值。處理生成性資源也應當考慮到課堂預設,更應當考慮到對預設性資源的處理。
生成性資源的科學處理與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態、有意蘊的素養培育環境緊密相連。從只探求“教學中出現了生成性資源如何處理”到“通過教學環境設計確保在教學有出現生成性資源的機制設計”,核心素養引領課改的新時期,開發和處理生成性資源在素養立意課堂中具有獨特價值和作用,其智慧和方法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實踐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