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連貞 劉連蓬 劉梅梅 竇炳新
(鹽山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鹽山 061300)
近些年來,小麥實現了機械化收獲,且大型機械遠距離跨區作業成為常態,在節省了大量勞動力的同時,也加速了不同地區、不同草相的麥田雜草傳播。同時,靠近河流區域的小麥種植戶,灌溉用地上河水難免會帶入其他地區的雜草種子,使得過去從沒有見過的麥田雜草不斷發現、發生、蔓延,這給麥田雜草防治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1.1 麥田禾本科雜草。從無到有、從水澆麥到旱堿麥呈現快速蔓延的趨勢。麥田禾本科雜草繁殖力強,由于是近幾年才發生,農民對它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以致造成擴散蔓延。當地發生蔓延的麥田禾本科雜草,水澆地以雀麥、節節麥為主;旱堿地以看麥娘、堿茅為主。禾本科雜草和小麥同科,因此選用藥劑時須謹慎,藥劑用量須精準,盡量避免重噴漏噴,重噴極易對小麥產生藥害,漏噴則雜草防治不徹底。
1.2 麥田惡性闊葉雜草。局部地塊發生。由于麥家公、麥瓶草等麥田惡性雜草抗藥性強,農民往往還按常規用藥防治,不但防效很差,還會造成小麥減產。
麥田雜草在防治方法上,應改小麥返青期用藥為冬前用藥為主,返青期用藥為補充;改習慣性常規用藥為針對不同草相配方用藥;改零星防治為統防統治,有條件的地方盡量使用大型植保機械進行專業化防治。鹽山縣麥田常年普遍發生播娘蒿、藜,在防治其它雜草時須兼治。由于播娘蒿冬前基本全部出土,冬前防治1 次即可。藜冬前不萌發,一般在春季小麥返青后期至拔節期出土,麥田除草必須掌握雜草的出土時間。
2.1 以節節麥為主的麥田
2.1.1 雜草防治應以冬前防治為主,冬前錯過了防治適期的必須在春季盡早防治,掌握在小麥返青初期,因為防治節節麥最有效的藥劑甲基二磺隆使用不當或使用過晚容易對小麥產生藥害甚至絕收,必須慎之又慎。防治禾本科雜草使用除草劑時禁止混合使用小麥控旺劑,否則極易對小麥產生藥害。防治以節節麥為主的麥田雜草時,每667 m2用1%甲基二磺隆30 ml+專用助劑90 ml 均勻噴灑,同時混合加入50 g/L 雙氟磺草胺10 ~15 g+56%二甲四氯異辛酯30 ~35 g,兼防大部分冬前出土的闊葉雜草,且對小麥安全。雙氟磺草胺不受低溫限制,藥效慢但持效性好,適宜冬前低溫使用。二甲四氯異辛酯活性好,對小麥安全系數高,也是冬前麥田除草的友好配伍藥劑。
2.1.2 為防止使用甲基二磺隆產生藥害,造成產量損失,使用時必須嚴格按注意事項要求噴灑。溫度一般掌握在最低8 ℃以上,晴天無風或風小時噴灑;小麥3 葉1 心前不要用;優質麥田不要用;硬質麥對該藥敏感應先試驗確認安全后再用;不可隨意加大或減少畝用藥量;不可重噴漏噴;田間有積水不要用;弱苗田不要用;麥苗帶霜帶露不要用。
2.1.3 為提高防治效果,建議采用大型植保機械進行專業化防治。一是配方統一,能夠保證防效,避免產生藥害;二是能夠精準控制畝藥液用量;三是噴灑幅面寬(6 ~12 m),防治效率高;四是勻速行駛藥液噴灑更均勻,減少重噴和漏噴,避免跑冒滴漏;五是防效高,防治1 次,可保3 年不用再施藥。
2.2 以雀麥為主的麥田。以冬前防治為主,春季防治時間應掌握在返青后小麥拔節前,切忌小麥拔節后用藥,不可與控旺調節劑混用,否則容易造成藥害。藥劑氟唑磺隆對小麥的安全性比甲基二磺隆好,要求溫度最低4 ℃以上就可以。防治以雀麥為主的麥田雜草,每667 m2用70%氟唑磺隆3 ~3.5 g,配5 g/L 雙氟磺草胺10 ~15 g+56%二甲四氯異辛酯30 ~35 g,均勻噴灑;也可每667 m2用70%氟唑磺隆3 ~3.5 g 與14%苯磺隆8 ~12 g+10%唑草酮8 ~12 g 混配,均勻噴灑,能夠有效防治雀麥及大部分麥田闊葉雜草。其中苯磺隆在土壤中具有較長的持效性,使用得當,則可以抑制未出土的雜草藜等,避免二次用藥。唑草酮屬于觸殺性除草劑,速效性好,防除小麥田雜草立竿見影。氟唑磺隆對小麥安全性比較好,在安全使用范圍內,如果雜草較大,可適當加大用藥量。建議使用大型植保機械進行專業化防治。
2.3 節節麥、雀麥混合發生的麥田。可放心使用組合配方:每667 m2用1%甲基二磺隆30 ml+專用助劑90 ml+70%氟唑磺隆3.5 g+5 g/L 雙氟磺草胺15 g+56%二甲四氯異辛酯30 g,兌水15 ~30 kg,均勻噴霧,對節節麥、雀麥及大部分麥田闊葉雜草具有良好防效。
2.4 看麥娘、堿茅、硬草等混合發生麥田。在水澆條件差的區域,局部點、片發生蔓延。對于這種麥田雜草的防治,關鍵是治早治小,尤其要重視冬前防治。冬前草齡小、根少,不耐藥,容易被殺死。冬前小麥3 ~5 葉期,葉片沒有封壟,雜草容易著藥,防治效果好。如果冬前沒有施藥,春天返青后應該及早防治,此時雜草植株不大,根系尚欠發達,抗藥性也不太強,用藥防治還有一定效果,草再大些就防不住了。每667 m2用70%氟唑磺隆4 g+15%炔草酯40 g+5%雙氟磺草胺15 g+56%二甲四氯異辛酯30 g 冬前均勻噴霧,可有效防除麥田看麥娘、硬草、堿茅等禾本科雜草及大部分麥田闊葉雜草。
2.5 麥家公、麥瓶草等混合發生麥田。近幾年,麥家公、麥瓶草等抗性強的麥田惡性闊葉雜草,在鹽山縣部分區域點片高密度發生,農民對它的危害性和防治難度不了解,冬前不注意防治,春季草齡大、根系發達了再用藥效果很差,有的干脆放棄防治,造成很大的產量損失。針對這些惡性闊葉雜草,最佳防治時期是冬前。每667 m2選用5%雙氟磺草胺15 g+20%氯氟吡氧乙酸30 ml+10%唑草酮12 g 兌水30 ~60 kg,均勻噴灑,防治效果很好。春季草齡大時,用此藥劑組合防治效果就很差。
總之,麥田雜草防治要根據雜草種類的不同選擇適宜的防治藥劑,抓住最佳防治時期,治早治小。同時要注意,二次稀釋是保證施藥效果的關鍵技術,不同藥劑合理配兌才能達到更好的防治目的并減少藥害的產生。另外,雖然許多麥田闊葉雜草對苯磺隆產生了抗性,但其具有對小麥安全、在土壤中持效期長的特點,因此建議適量加入,它可以有效抑制藜的出土和生長,也可以與其他防治藥劑相互促進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