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圣群
(滄州市南大港管理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河北 滄州 06100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患病動物的口、蹄部出現水皰性病癥為特征的傳染性疫病。主要經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損傷的黏膜皮膚而感染,已發病豬只、隱性感染豬只以及受到污染的物料是主要的傳染源,各種鳥類、犬、貓、吸血動物等也可傳播。豬口蹄疫發病不受季節限制,規律性和周期性不明顯。在不同地區發病情況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尤其是在氣溫變化較為頻繁的冬季、早春等季節發病率較高,春節前后發病比率和病情嚴重程度更高,其他季節發病率相對較低。豬口蹄疫的發生與流行誘因很多,豬舍飼養密度高、通風循環差、氣候變化溫控不及時、生物安全防護低以及其他疾病流行都會增加患病流行幾率。豬口蹄疫疫病的預防,要重點優化飼養條件,完善豬場管理流程,嚴格執行免疫、消毒、隔離等各項生物安全措施實施無死角,構建科學安全的飼養管理和防護條件。
免疫是控制豬口蹄疫疫病發生的重要的防控措施,豬只注射豬口蹄疫疫苗后產生免疫抗體,有效的控制豬口蹄疫的發生與流行。豬場應根據本地的疫病流行實際情況、豬只的日齡、母源抗體水平、健康狀況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接種前要檢查疫苗的瓶塞是否松動,保存溫度是否正常,瓶內疫苗的顏色是否變色,是否在有效期內,不合格的豬口蹄疫疫苗不能用于豬只的免疫。免疫前要將注射器及針頭蒸煮消毒,疫苗稀釋配制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操作時不能出現漏打、錯打的現象,要輕拿輕放,避免粗魯,以減少應激反應的發生。免疫后要及時進行免疫抗體檢測,發現口蹄疫抗體低時及時進行補免。
選用病毒敏感、作用持久、價格合理、高效低毒、低腐蝕性的消毒藥品交替使用,能夠有效切斷疫病的傳播途徑,消滅傳染源。圈舍要做到溫濕度適宜、清掃干凈徹底、空氣循環暢通、保持合理飼養密度,養豬場應及時建立全場的消毒制度并嚴格執行,豬舍內、舍外環境、道路以及飼養工具等要定期用高效的消毒藥進行消毒。場區門口消毒池內要及時添加消毒劑,使其持久保持有效藥物濃度,還要定期對消毒藥物的種類進行輪換。
嚴格執行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所對豬場制定的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制度,養殖場戶要及時將染疫、病死、死因不明豬及時上交無害化處理收集點,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發生隨意丟棄病死動物的違法行為。
4.1 外來人員及車輛不得隨意進入場區,確需進入的,一定要經過嚴格消毒方可進入。進場人員經消毒后更換已消毒的工作服、鞋、帽等方能進入生產區,飼養人員不準串舍,不準帶入無關的物品,使用的器械工具經消毒后方能帶入豬舍,不得共用,用后及時消毒妥善保管。
4.2 管理好場內車輛。豬只轉群要用專用車輛,并且必須消毒1 次,要做好抗應激準備,避免發生應激死亡,轉群要按照日齡、用途合理分群飼養,實行定向流動全進全出,運送飼料車要專用,不能當作他用,用完后及時進行嚴格消毒。
執行出豬過程中工作人員定崗定責,保障出豬臺有專人負責并進行定期清洗消毒工作,實施販運車輛裝載前消毒靜置流程,進行裝豬臺裝豬時,豬場人員不準上車裝豬。
老鼠攜帶口蹄疫在內的多種病毒、細菌,對建筑、設備、生產物料等也可造成較大的損害,所以要按照季度多次進行鼠害防治殺滅工作,尤其是容易流行季節前后關鍵時期要重點加強消殺。吸血昆蟲如蚊蠅、蜱虻等,亦可攜帶多種細菌病毒,特別是夏季和秋季,應注重對昆蟲的撲殺。豬場應定期清除垃圾、雜草和污物,疏通排水管,徹底清除吸血昆蟲的滋養之地,防止傳播病原微生物,控制疾病的發生。還應驅趕鳥類,因為這些動物極易成為口蹄疫病毒的傳播者。
當豬場發生疑似豬口蹄疫疫病時,豬場負責人要將實際情況立刻如實上報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并主動配合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到場核實,初步認定疑似豬口蹄疫疫病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在2 小時內上報至市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同時上報當地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立即對豬場實行全面消毒,豬只不能流動,不準出售,不準購入新的豬只。對區域內的病死豬、糞便尿液、生產物料等污物污水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受污染的生產物品用具、圈舍、場區環境及周邊道路要徹底進行消毒。豬場負責人要全力配合當地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