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方華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 402160)
只有服裝制版的技術夠高,設計足夠美觀,生產出來的服裝產品才能滿足顧客的審美,才能在市場上進行大量流通。只有在服裝制版完成之后才能進一步進行工藝的設計和研究,服裝設計師根據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對服裝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技術分解,然后應用服裝設計公式以及技術手段對各部分進行設計和優化,使各部分能夠滿足服裝設計的要求,同時有利于工廠的大量生產,比如排料、對服裝的裁剪等。對服裝設計內容進行技術分解是服裝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服裝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服裝設計師制作出優良的服裝制版能夠為服裝生產的各工藝流程提供很大的便利,比如,服裝的縫制工作,服裝各部分的熨燙工作以及對服裝的整理等。同時,通過服裝制版可以對服裝的形狀、尺寸進行檢驗,也可以通過服裝制版為服裝質量的檢測提供依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由此可見,服裝制版在整個生產環節中占據重要地位。
在面對平面剪裁制版工作時,設計師一般都會采用平面思維模式,但是平面思維模式只能解決二維問題,不適用于三維造型。所以,在服裝制版工作中一定要實現思維方式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培養服裝制版設計師和服裝專業學生的藝術想象力。服裝制版設計師可以將生活中的感受與制版設計聯系起來,通過生活中得到的靈感進行聯想,將分散的數據和局部的服裝裁片組裝成一件立體服飾。從平面向立體結構的轉變,不只是設計形式的轉變,更是設計師認識觀念的轉變,這需要設計師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能夠準確建立生活與工作的關聯性,是設計師思維模式的巨大飛躍。
運用單一的思維模式能夠快速有效地解決服裝結構設計中的簡單問題,這也造成了很多設計師在遇到結構設計較為復雜的情況時不能快速將思維模式轉換到立體思維,導致設計師解決復雜結構設計問題時力不從心。設計師不能從平面形式中看出立體變化后的數據會成為服裝制版設計師的軟肋,造成服裝制版設計師能力上的缺陷。要想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設計師要培養自己的綜合性思維模式,全面分析服裝造型的各種要素,對復雜結構設計問題進行整合并解決。這種綜合性的思維方式能夠處理好立體與平面之間的平衡關系,對服裝制版中各部位進行協調,使整體的關系達到最優的狀態,這是服裝制版設計師應努力具備的思維模式。
理性思維是一種抽象的認知,主要是通過思考對事物和問題進行觀察、分析、綜合等。而感性思維是對客觀事物的直接感受。在常規思維培養中,通常都會倡導培養理性思維和理性認知,但是優秀的服裝制版設計師不僅要具有理性思維和理性認知,還要能夠進入到表達感覺與感情的創造空間,學會在服裝制版設計中表達感情,賦予服裝情感和生命,這是服裝制版設計師的終極目標。
在國內外的服裝設計中都講究造型的完整性,尤其是在以立面形體設計為主的服裝中。從客觀角度來看,完整性是相對而言的,在中國傳統服飾的設計中講究殘缺美。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生活品質追求的提高,全面的美感成了人們選擇和購買服裝的首要條件。所以,在服裝制版的設計中設計師要以通觀全局的眼光看待服裝設計的形態,對服裝的形態進行完善,使消費者能夠獲得視覺上的平和感。此外,在服裝制版的設計中也要講究層次感和整體結構的完整性,避免出現基礎線條處理不到位而導致服裝起翹不規范、側縫線不能對條對格等情況。在服裝造型整體觀念的影響下,大批優秀的服裝設計作品涌入市場,這對我國服裝市場具有深遠的影響,這也導致服裝結構形態趨于同化。可見,一味地追求完整造型意識,通過服裝結構的完整性來衡量和要求現代新造型的結構,可能會限制設計師創造思維的發展。所以,在追求完整美的同時,要尊重傳統審美,這樣才能有助于服裝制版設計師的創新。
目前,國內的服裝制版剪裁方式大多采用日本原型系統的剪裁方式,在服裝院校的教學中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服裝結構制版和設計的完善,使服裝的生產趨于規范化和程式化,這是服裝生產進步的表現,也是服裝生產發展到某一階段就會出現的現象。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由于受過高等服裝教育的學生走出校門和服裝制版設計師使用立體裁剪技術的增多,使立體剪裁技術在設計表達中使用的更熟練,提高了服裝成衣的品質。但是,由于消費者對于規范化和程式化的服裝制版已經非常熟悉,并且這些服飾已經存在了一定的銷量,當服裝銷售市場發生動蕩時,如何按照已有的程式設計新的服裝款式,避免雷同現象便成了服裝制版設計師要糾結的問題。此外,服裝板式結構變化過多可能會影響服裝的銷售情況,使服裝企業丟掉原有的相對穩定的消費群體。所以,服裝制版設計師要利用多元化的途徑,根據市場的變化和流行趨勢來創新版式設計,領悟造型結構和版式設計之間的變化技巧,使整個品牌的造型結構和版式設計能夠延續使用,符合消費人群的需求。
形態可以是附著在服飾表面圖文的實體形態,也可以是一種空間形態。形態的運用可以賦予服裝情感,使服裝語言形象化。服裝制版設計師可以以觀察自然形態聯想人工形態的方式對人工形態進行思考研究,使設計師能夠學習到前人的設計經驗和設計思維,提高設計師的綜合能力。此外,形態和結構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在服裝的過程設計中,首先需要畫圖然后才是制版。但是,在服裝的生產過程中,形態與結構沒有先后之分,主要是對創意、功能、結構等進行理念的深化,使服裝造型達到單純化和意象化。形態和結構在優秀的設計作品中是無法拆解的,所以,在對服裝板式進行設計時,要根據人體的基本特征和審美觀念對服裝的形態和結構進行分析,發現其中隱藏的設計規律。
服裝產品的技術特征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產品的功能與版型應當充分結合,使版型與功能能夠更加貼合,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版型所體現的藝術造型是否符合現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等。技術細節處理的重點應該放在服裝的功能上,首先要保證設計中所需使用的服裝材料的安全性,其次在進行設計時應當減去不必要的裝飾,使其更加貼合服裝的功能,保證顧客在穿著產品時不會影響其動作的施展。最后追求產品造型的優化,利用技術手段使服裝的材料更加優質,更加環保,使其適合大規模生產。
將人為因素加入到服裝版型中能夠提升產品的吸引力,引起消費者的注意,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服裝設計師在進行服裝制版的設計時首先應該確定服裝的適合人群,然后對這一年齡段的人群進行詳細的調查,包括心理特征、興趣取向等等,然后根據調查結果進行服裝制版的設計工作。在進行服裝制版的設計時可以添加具有特定年齡特征的人文文化,迎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同時根據消費者得購買動態變化進行實時變動。這些人為特征的表達都需要服裝設計師進行細部處理時才能展現給消費者,此外,只有對產品進行創新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趨勢,比如可以進行環保設計、倡導適度消費等等。
利用數字化技術優化服裝制版能夠使版型設計更加科學合理,在批量生產的過程中有利于服裝的排料,使制作流程實現自動化。可以使用CAD 制圖軟件優化服裝制版的設計,在計算機中模擬服裝的動態變化,可以及時發現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并進行修改,另外,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機看到服裝的各項數據,保證服裝制版的設計不會出現錯誤,同時也能使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綜上所述,服裝制版的工藝優化在服裝生產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企業應該重視服裝制版的工藝優化工作,提升服裝制版的技術,從服裝的使用材料、造型設計等方面進行優化,推動服裝市場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