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鴻睿 (西安翻譯學院)
2016 年,馬云在阿里巴巴會議上表示,“純電網時代即將結束,唯一的出路是通過‘新零售’,”這意味著在線,離線和物流必須結合起來,創造出真正的‘新零售’。新零售的含義即個人、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中國經濟不斷發展,消費社會也不斷地轉型和升級,零售業的轉變更多地是因為消費者消費行為的轉變,現如今,消費者消費不再是在各個實體店里穿梭,而是更多地使用移動網絡,購物也存在“即時性”,不再有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而是在移動網絡上進行主動地搜索和場景觸發。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消費對象不僅是生活必需品,而且是滿足人們審美趣味、使人們感到幸福的東西。消費者更關注的是服務和體驗,而不是物質本身。因此,新零售的重點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今天的商店不僅僅關注產品銷售,還關注服務,場景和體驗。新零售把握住消費社會的轉型,跟隨時代的潮流,就能得到更好的發展,使中國的消費者得到更好的用戶體驗,創造更好的利益與收益。
中國是電商的引領者,電子商務雖然帶動了社會與經濟的進步與發展,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的周期性。
如今電商的發展漸漸變緩,線上流量紅利已成為過去,而線下傳統的零售也迫于找到一個創新的方式來帶動其發展。線下雖然有線上沒有的服務和體驗,但不如線上更加便利、便宜,且無法利用線上移動網絡大數據的優勢。
如網絡價格比較、目標用戶信息分析等。而線上始終達不到線下的體驗且商品到貨前無法查明商品的質量和品質。因此,線上與線下流量相結合,可以融合雙方的優點,彌補不足,實現雙贏,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新零售被稱為“更高效率的零售”,在信息技術的進步下,零售業利用大數據的優勢整合資源、管理購物路徑的每一環節。從存貨到銷售再到售后,實現一條流水線全渠道結合。使實體渠道、電子商務渠道、移動商務渠道融合。多條流量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不提高成本的條件下增加各渠道的功能性,如“盒馬鮮生”店倉一體,實體店增加了配送功能。使企業管理和客戶購物更加有效和便捷,并為消費者帶來不加區別的購物體驗。
“會員制”的實行可以使消費者得到優惠,從而留住大批的消費者并不斷的刺激消費者消費。線上線下會員可以獲得更多的權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阿里巴巴的“88vip”會員制是全球規模最大、股權覆蓋率最高的會員升級。它包括幾乎所有的服務。從吃喝玩樂到衣食住行,在給消費者提供便利和節省錢財的同時也帶動了阿里線上和線下各門店的全面發展。對會員的差別化服務是對消費者進行市場細分,找出不同圈層的人的特點,對癥下藥。
新零售可以利用線上的數據優勢分析消費者的心理與行為,優化用戶畫像,進行消費者需求分析,為消費者推薦他們所喜愛的或更適合他們的商品。此外,會員的差別化還體現在會員階梯的差別化,級別越高的會員得到的福利與優惠越多。
會員的階梯形和會員的成長體系也會促使消費者完成更多地任務而完成會員身份的升級,如消費到指定金額或推薦更多的新會員。會員制可以加深客戶與企業的關系,留住老客戶。
新零售的一個特點是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人們使用移動端的頻率越來越頻繁,手機將每個人的身份和財產綁定,收集整合每個消費者的信息,針對消費者進行分析,從而進行更精準的營銷。還可根據數據的變化及時的調整營銷策略,從而適應與符合不斷改變的消費者的需求。隨著計算機視覺、傳感器融合、深度學習等智能技術的發展,線下門店也運用人工智能帶給了消費者革命性的購物體驗。如智能巡邏車間、人臉識別與支付、智能導航、電子價格標簽等。提高了運營效率,工作更加靈活,同時也減少了勞動力的付出和人工所犯的錯誤。
庫存管理更多以信息為基礎,與在線和離線訂單和庫存相關聯,“網上訂單,店鋪配送”。從最近的線下連鎖店送貨,實現兩小時到達體驗。而有的企業構建前置倉,他們的目的都是為了離消費者更近,減少物流距離,體現物流的快速與高效。人工智能在物流中的應用也減少了人力投資。人工智能可對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的數據進行算法驅動,優化流程路線,降低出錯率。
目前,新零售正處于發展初期,消費場景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一線城市,在人口密度小,經濟較為落后的地方配送成本高,配送效率低。而對于習慣于單純線上或單純線下購物的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則需要很長時間改變。如無人零售店,雖然技術的發展減去了許多的人力與消費環節,但許多消費者還是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相信與跟隨數字化的機器的指導。雖然無人業態等新零售形式最終會代替傳統零售,但在真正轉型之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新零售不僅要線上與線下的整合,還要各種技術的加持。由于線上與線下的各渠道資源的大規模分散,要在線上線下的差異性獨立性中找到協調與統一,并實現信息與資源的協同與共享實現全渠道的融合,這對于新零售企業來說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同時,由于技術不完善等問題,也大大降低了運行效率,增加了技術成本。因此企業的經營者既要懂得運營又要會使用技術,人才的挖掘與儲備也是一個大問題。對于一個新零售企業來說,技術與運營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如果經營不善就會導致入不敷出,陷入惡性循環。
新零售整合的整個渠道,這代表了資金渠道也應該承擔起來。新零售的成本包括:在線平臺的成本,例如在線應用程序的開發,線下租金的成本,商店投資,物流成本和各種技術成本,同時確保產品價格適中并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它也會消耗更多的利潤。可以看出,大量人力和物力也將投入到新零售的迭代和探索中。如何適當地調整和控制成本也將給新零售企業帶來巨大的挑戰。
新零售面對海量的客戶,海量的訂單,線上線下物流需求更加分散,要對物流的配送協同有更高的要求,要做好線上線下信息的共享,倉儲物流共享。新零售的物流面對更加廣闊的市場、跨度更大的地區,站點的分配要更加均勻,物流的配送要更加的靈活、高效。面對更加苛刻的消費者。它需要更快的反應,更靈活的服務。而當我們想要用科技等技術手段解決物流的一系列問題,想使新零售物流更加創新時,目前物流所使用的技術武裝,還是很淺薄,更加智能的物流并未普及。新零售物流還有的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商業的變革永遠是會朝向更加利民便民方向走,在新零售的出現與變革中我們也發現,只有在激流中做出創新與改變,實現產業升級,才能不斷的適應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
目前,新零售的發展還在初期階段,以后還會不斷地突破重重挑戰,進行優化與升級,未來中國的零售市場會怎么樣,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