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圖深 何錦添 劉小平 劉小清
(佛山市中心血站南海血站辦公室 廣東 佛山 528200)
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組織是無償獻血事業發展中出現的新生事物,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組織的建立與作用的發揮是無償獻血工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社會指標,是國家倡導的無償獻血工作新模式[1]。經過20 年的發展,全國已有296 家采供血機構成立了無償獻血者志愿服務組織[2]。全國各地的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組織(隊伍),他們在保障應急獻血、開展宣傳招募、提供人性化服務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為進一步方便市民獻血、增加血源,越來越多血站設置街頭獻血屋(包括固定愛心獻血屋、戶外獻血房車等)。如何增加街頭獻血屋每天的采血人次?提升獻血屋的工作效率,成為了各血站需要深入研究的內容。本文旨在對無償獻血志愿者在獻血屋進行獻血招募進行研究,總結分析志愿者在獻血屋進行獻血招募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總結其經驗,從而充分發揮志愿者的作用,提高獻血屋每天采血人次,提高效率,增加血源。
自2018 年1 月起,南海血站轉變思路,改變在獻血屋坐等市民前來獻血的傳統工作模式,在凱德廣場獻血屋通過現場志愿者推行“走出去、請進來”的宣傳招募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F將有關做法報告如下。
心理作用直接影響到行為舉止。走出去宣傳,就是主動向過往行人宣傳獻血知識,動員引導群眾獻血,這一環節,志愿者的心態直接影響著招募效果。招募成功與否,志愿者均需要及時調整心態,努力保持積極性。志愿者要時刻清楚走出去宣傳招募的初心是什么?根本原因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城市不缺血,希望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續。志愿者和被招募市民之間是平等的,志愿者主動友好,不是因為志愿者有需要請求對方,而是因為志愿者更懂得尊重生命。
服務在心,微笑于臉,友好態度是有效溝通的前提,無償獻血是一項有溫度的事業,做一名有溫度的志愿者是每一位志愿者的必修課。語言再匱乏,微笑也可以傳遞善意與溫暖,拉近雙方的距離。主動上前熱情的稱呼和積極的態度對招募的結果至關重要。志愿者在溝通時,面帶微笑、禮貌用語和穿著志愿者服裝(胸前帶好義工證)都應成為志愿者的標準配置,面帶微笑迎上前,誠懇大方的一句“您好!先生/女士,請獻血救人,可以嗎?”將使人浮躁的心里如沐春風。無論招募成功或失敗,都面帶微笑暖心致謝:“謝謝您的支持!請移步跟我一起前往獻血屋”、“沒關系,謝謝您關注無償獻血,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獻,再見”,給人以溫暖和友好的感覺,讓接受動員的市民留下良好印象,期待下一次成功獻血。
動員時規范的用語很重要。“您好!先生/女士,請獻血救人,可以嗎”,一語中的,把“獻血救人”的重要性向市民表達,引起對方的重視,同時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重要(可救人),“可以嗎”這種希望得到肯定式回答的提問,讓人難以一下拒絕。而這類“您好!先生/女士,你了解獻血嗎”、“您好!先生/女士,請關注無償獻血”、“您好!先生/女士,請問有時間獻血嗎”,往往讓對方直接以無時間為由拒絕。
街頭獻血屋招募,需要精準目標,有的放矢,才能有效提高成功率,可以重點關注以下人群:
3.1 悠閑閑逛者,這類人非行色匆匆,不會因為獻血時間而對其造成困擾。
3.2 情侶,尤其年輕情侶,可以問男生,“您好!請問可以為無償獻血事業奉獻一份愛心嗎?”,在心上人面前,男生通常比較難拒絕奉獻愛心的請求。同樣地,家人帶著小孩一起逛街的,也是重點動員對象,家長在小孩面前更應表現出有責任、有愛心、有擔當,為小孩作榜樣。
3.3 主動關注獻血屋和屋外宣傳展板的市民。此類市民對獻血相對關注,可能心存疑慮,志愿者主動向前為其解疑,動員成功獻血的機率大。
3.4 年齡適中、體格健壯者。此類市民多數符合獻血條件,而且因為身體健壯,對自身也是充滿信心,對獻血容易認同。
以獻血屋為中心點,以清楚看到見獻血屋的距離內進行宣傳動員,讓市民看得見、摸得著獻血屋,從而提高動員成功率。遠離獻血屋的宣傳動員存在著弊端,市民在沒有看到獻血屋的情況下,對動員招募心存疑慮,獻血屋是什么樣的?獻血屋在哪里?不知道要走多遠才能到達獻血屋,有些市民怕麻煩就干脆拒絕了。因此,距離適中,可視式宣傳招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
當志愿者成功引導市民同意獻血后,要堅持由動員的志愿者負責該市民獻血全過程的陪伴和提供貼心服務。
市民在登記填表時,志愿者送上一杯溫開水(同時視情況,給予溫葡萄糖水、餅干或八寶粥等小食品),溫暖獻血者的心。同時要向市民說明暫緩獻血或不宜獻血的事項,并進行簡單征詢,如是否月經期前后三天、懷孕、哺乳期(女性),近日是否感冒或撥牙等等,遇到暫時或永久不適宜獻血的市民時要詳細解釋原因,征得市民理解。
市民在等待獻血過程中,陪伴其聊天,可進一步解釋獻血知識、獻血權益等,使其舒緩獻血前的緊張情緒,保持心情輕松愉悅。
市民在獻血過程中,對特別緊張者,可以輕握著獻血者的手,傳遞鼓勵和勇氣,緩解獻血者的緊張情緒,對于年輕一代,可以在征得其同意后,用對方手機為其拍照留念,鼓勵其發朋友圈進行宣傳。
獻血后,引導獻血者到休息區休息,向其發放獻血證和紀念品,同時需要向市民說明獻血后注意事項,如獻血當天要注意休息、不能參加劇烈運動等,向市民說明血站有可能將對其進行獻血后回訪,并告知血站的聯系方式,如有需要可致電血站咨詢;當其離開時,提示帶齊私人物品,并親自送至獻血屋門外,致謝道別,歡迎其六個月后再次獻血。
無償獻血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獻血屋作為城市的文明之窗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為建立健全無償獻血長效機制,保障臨床血液供應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3]。只有本著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努力提升自我的溝通技巧、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以更貼心的微笑、更規范的用語,為獻血者服務,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志愿者在獻血屋招募的作用,從而提升獻血屋的日均采血人次,提高獻血屋的工作效率,為保障臨床用血需要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