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邦圣 (吉林建筑科技學院)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在網絡上的互聯互通極為便利。世界多極化的發展,也使得文化的交流與碰撞越來越頻繁。文化教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指標,而我國高校是教育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承載著中國教育最尖端的人才。因此,如何讓中國高校教育與網絡教學相結合,如何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系,如何讓中國高校培養的學生能夠走向世界?這是對一代又一代中國教育者的考驗。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傳統的高校教育以課堂為依托的單一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下,高校應該在教育時和網絡技術相融合,發揮網絡平臺巨大的優勢,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需求。因此,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建設愈加重要,我們在建設研究時應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思想領域的指導地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以品牌建設為重要任務,以教育學生為根本目的,向“雙一流”高校的目標前進。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一部分追求所謂“自由”的人在網絡上肆意的發表不良言語。這對于我國青年的健康發展是極為負面的影響。并且由于網絡環境的虛擬性、隱蔽性、復雜性,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在網絡上充當網絡黑客,盜取國家機密危害社會。對于剛入大學校園的青年來說,大學校園是充滿新鮮感的地方,如果沒有網絡文化教育隊伍進行健康網絡管理,一旦學生網絡成癮就會給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都帶來問題。不僅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還會造成學習成績的下降。這對高校的教育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們必須讓學生從思想上抵制不良網絡的危害,建設網絡文化教育隊伍的品牌,培養高校學生的高質量、高品質發展。
合理利用網絡學習最新的知識,了解最新的信息,對于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利用網絡文化教育學生可以促進學生自身個性化的發展,從而實現學生全方面的發展,同時,高校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和學習國家大事、社會事務。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建設,利用學校的網絡,高校學生可以聽名師教授的專題講座、學科輔導,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這樣節約了教學資源,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利用網絡信息帶來強大而有力的傳播途徑,大大縮短了學生接受信息和知識的時間。
全國各大高校也存在內部競爭。國家教育體系的逐漸完善,使得全國的高校如雨后春筍般逐漸發展壯大,時至今日中國的高校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飽和規模。因此,如何提升高校自身的競爭力、如何能在全國各大高校中脫穎而出?除了自身的教學水平之外,也需要各大高校都有自身的文化品牌。在“雙一流”的教育背景下,利用互聯網時代互聯互通的特點,把網絡應用到校園自身教學中去,建設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不僅能提升高校的教育水平,還可以提升高校的品牌競爭力。如果按照品牌價值考量,高校建設的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有利于塑造其正面形象,建設自己的網絡文化教育品牌,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形成了教育吸引力,有利于高校的招生擴張,吸納更多優質生源。
對于建設高校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國家需要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利用國家的行政手段,在全國推行高校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的建設體系。國家大力宣傳和弘揚高校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的重要性,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高校要充分的整合教育資源,大力加強網絡教育建設。校園內配備足夠的電腦網絡,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地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充分發揮高校在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建設中的作用。讓高校學生對網絡文化教育有充分的了解,積極配合老師和學校的規定,努力構建高校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同時,教師也要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將網絡文化教育的相關知識與自身能力相結合,發揮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為學生樹立榜樣力量。
打好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建設的組合拳,一方面,需要我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的反饋意見。另一方面,積極吸收和借鑒其他優秀院校的先進網絡文化,取其精華,采取共享的方式,與其他優秀院校共享自身關于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建設的觀點和看法,通過互相合作共同提升自身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的競爭力。
在互聯網的新時代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了諸如慕課教學等新模式的沖擊,這也使得改革傳統教育方式成為一個待解決的問題。高校網絡文化是由校園文化和網絡文化深度結合之后產生的,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更加新穎,更加新奇的方式來宣傳校園網絡文化。我們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短視頻平臺等接地氣的方式進行宣傳,使學生進一步地了解高校網絡文化。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因此,健康的、先進的網絡文化教育對學生的熏陶,有助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祖國和人民貢獻力量。
(1)避免脫離學生。高校學生具備獨立的思維和思考方式,而且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的構建,需要學生的接受和配合。高校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教育,其本質是為了學生,因此,高校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的建設,離不開學生需要和學生的支持,不能脫離學生這個主體。(2)需要完善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體系。傳統的網絡監督管理體系相對于時代已經落后,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高校對于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建設的需求。而且,網絡上的不良信息,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及時的發現和去除網絡不良因素的影響,就需要一個全新的、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避免和預防此類現象的發生。(3)需要網絡專業性人才。互聯網大時代的到來,讓網絡技術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生活中重要的工具。中國有龐大的網民基數,并且利用互聯網,進行工作和學習的人數不勝數。全國的各大高校已經認識到網絡文化對于學生教育的重要性,紛紛將網絡文化教育與自身的教學結合在一起,因此,具有專業知識和網絡技術專業能力的人才是高校重點培育的對象。網絡技術專業性人才是網絡創新改革的前沿人物,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建設是高校向外推廣的重要利器。高校必須鼓勵與支持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建設,提升知名度,才能促進自身的教學水平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為國家打造“雙一流”高校“添磚加瓦”。
新時代高校師生的網絡文化教育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我們不能放棄和松懈,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在高校網絡文化教育中解放思想,增添校園活力,弘揚正能量和主旋律,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意識上的領導地位,全面發揮高校傳承、創新文化的作用。高校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建設是一項重要措施,在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高校還需要不斷解決和完善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建設的問題。這是一個漫長而意義重大的事情,但是我們要始終相信,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高校一定能夠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自己的優勢,建設和培育新時期先進、科學、健康的高校網絡文化教育,把握新時期高校網絡文化教育隊伍品牌建設的新方向,打造更多“雙一流”高校和學科,擴大中國教育在世界上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