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欣怡 (江西財經大學)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的廣泛應用,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一些品牌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越來越嚴峻,對這些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造成了嚴重制約。現階段,企業想要妥善應對潛在的財務風險,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前制定針對性的防范措施,確保企業實現有序健康發展。
企業財務風險指的是企業在開展采取活動的時候,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無法準確確定企業的財務狀況,導致企業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受到損失。一些大的品牌企業受到的影響會更大。根據財務流程的角度分析,把財務風險可以分為信譽風險、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四種。從控制程度來看,主要分為不可控風險和可控風險兩種。
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國家政策和經濟環境都在不斷的發生變化,企業也要緊跟時代的發展,進行深化改革和積極轉型。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財務方面的風險問題。而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想要實現快速發展就需要利用互聯網強大的資源和技術,對市場環境和財務風險進行全方位分析。企業只有基于互聯網技術和環境盡快實現財務轉型,才能更好地避免潛在的財務風險,提高企業價值,獲取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滿足現代化財務風險的管理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管控機制。尤其一些大的品牌企業,更需要特別注意。
企業開展經營活動最終目的是獲取經濟利益,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市場潛在的風險問題越來越嚴峻,嚴重阻礙了企業的有序發展。企業要合理應用互聯網技術,對自身的財務風險控制進行強化,形成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建立科學的風險控制預警機制,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企業可以利用海量的網絡資源對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將財務信息有效進行整合,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正確、全面的參考依據。尤其是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入,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因此,企業只有加強風險控制,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將內外部資源整合起來,才能有效防治潛在的財務風險。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進步,很多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已經搭建起來,逐步實現了財務數據信息化和電子化。但是部分企業的財務數據安全管控系統依然存在較多的漏洞,受到硬件、技術的制約,在傳遞財務數據的時候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尤其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無法全面準確分析財務信息,就會導致企業在應對風險的時候控制不足,從而對企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在當前新時代背景下,企業的投資、融資渠道越來越寬闊,投資項目和產品也逐漸變得多元化,但互聯網的特點就是共享和開放,所以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的時候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且很多企業缺乏內部風險預警指標,沒有實現動態化評估,無法確定項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且,受到社會信用、通貨膨脹、市場利率變動的影響,會導致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大大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首先,建立網絡財務系統。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要建立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的網絡財務系統,使潛在的財務風險得到有效防范。在對財務管理需求進行分析的時候,要從環境可行性、技術可行性以及經濟可行性多個角度展開分析,選擇最為合適的財務系統運行模式。尤其是中小企業規模較小,財務流程簡單,可以將ERP系統與會計電算化軟件整合起來,滿足當前發展模式的財務系統。像這種綜合經營管理財務軟件,比如慧結算經營財務軟件、用友、浪潮、云賬房等,比較適合中小企業的財務軟件,把企業的所有財務數據聚合在平臺上,匯總出財務、老板關心的資金、利潤等信息,幫助企業科學經營、科學決策。
互聯網環境下,企業要面臨很多新的財務風險,所以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全方位一體的風險預警系統,可以科學評估企業的經營現狀,準確預判財務風險,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的發生。并且,通過財務指標體系,可以戰略評估企業的運營能力、盈余能力和償債能力,形成完善的風險預警決策,有效規避財務風險。目前,比較熱門的財務管理ERP系統有用友T6、智邦國際ERP系統、金蝶KIS等。還有就是要建立健全對風險應急預案機制。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對互聯網網絡下容易發生的財務風險類型充分考慮,制定多樣化的應急預案。因此,在對應急預案制定時,要對不可控因素充分考慮,將各個環節、各個部門的關系進行整合,確保財務風險的發生降低。
企業想要在互聯網環境中包裝好數據和資金安全問題,就需要對網絡安全技術進行強化。首先,認證技術強化。通過網絡財務系統設別和認證操作人員的身份和操作權限,避免不法分子的入侵。其次,加密技術的強化。網絡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開放性,財務數據可能在傳輸過程中出現篡改或是泄漏的情況,因此一定要對數據加密技術進行強化。最后,黑客防范技術的強化。企業要進一步強化對防病毒、防火墻技術的應用,確保網絡財務環境的安全。比如,思科防火墻軟件、juniper防火墻軟件、SONICWALL防火墻。
無論是開展日常的經營活動,還是開展財務風險控制工作,都是由具體點的人來完成。企業對專業的財務團隊培養要加大投入的力度,從而有效規避企業財務風險。實際在開展建設工作時,要將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積極吸納進來,不斷改進完善財務技術和理念。并且,要對專業化人才進行分工,對各自的風險權責進行明確,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全方位預測、監督和評價,對規避對策從專業化角度分析制定,最大程度的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
企業在開展內部管理控制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結合互聯網的特點,制定滿足自身企業發展的內控制度,盡可能避免因為內控不足引發的財務風險。尤其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要將信息技術合理應用起來,在企業網絡財務系統中融入日常業務流程,全過程監管財務數據處理過程。在監管財務數據的時候,要統一管理網絡財務系統,實現業務流程的信息集中化,通過整合后傳遞到下個部門,使整個業務流程的監管得到強化。
總而言之,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的時候,財務風險問題是無法避免的,需要做的就是建立更加完善的財務風險防控機制和財務人才團隊。在當前互聯網時代中,企業的財務信息安全如果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依然采取傳統的風險控制模式,必然會被激烈的市場所淘汰。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專業的風險控制隊伍,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系統和安全保障體系,使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控制水平不斷得到提升,盡可能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為企業的順利發展提供保障,也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