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惠(新疆庫爾勒中泰石化有限責任公司)
標準化體系建設對于現代化工企業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從企業的管理層面看,以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來實施管理,能夠更好地保障安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從企業的發展層面看,以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來實施管理,能夠保證企業合法合規經營,推動企業加快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
企業的標準化體系是使企業形成有效秩序,獲得有效經營效益的一系列概念、制度、活動。通過建設標準化體系,可以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面覆蓋,將人、事、物等要素融合于一體,將規范標準執行到各個環節和具體流程中。人的方面,從崗位、職業、績效、素養等方面進行標準化管理;事的方面,從生產活動、安全管理、事故隱患等方面進行標準化管理;物的方面,從性能質量、技術標準、成本經濟性方面進行標準化管理。
企業的標準化體系建設是基于多種理論而成形的。主要的理論基礎包括手表理論、全生命周期理論、PDCA循環理論。手表理論是從秩序性方面進行考量,為了避免多方面產生沖突,引發工作秩序混亂,通過制定各項制度、規范,明確具體的流程和標準,避免各項工作相互沖突或出現偏差。全生命周期理論是從整體性和動態發展性兩個層面進行考量,將失誤發展軌跡劃分為產生、成長、成熟、衰退四個階段,根據每個階段的特點,分析研究,制定標準規范和實施方案,避免過程中的風險,保證經營管理目標實現。PDCA循環理論是以計劃、執行、檢查、處理為四個環節,構建一個周而復始、持續優化的正向循環反饋機制,使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階梯式上升。
在管理對象和管理環節上缺乏全面性。管理的對象中,人、事、物三要素缺一不可。但是在標準化體系建設中,往往出現厚此薄彼的情況,如生產中重視經經濟效益目標的實現,但是在人事管理、安全管理、物資管理方面比較薄弱。這樣就導致企業標準化體系的整體抗風險能力弱化。在同一類要素管理中,也存在片面性的問題,如員工培訓方面,對業務技能更加側重,但是忽視了思想品格方面的考察和提升。缺乏了系統性和全面性的標準體系,就像存在短板的木桶一樣,難以發揮出標準化體系的充分效能。
缺乏可操作性。化工企業的生產工藝不同,企業文化不同,因此在標準化體系的制定中是不能簡單地生搬硬套的,盲目模仿雖然可以很快地打造一個標準化體系,但是在后續的實施過程中會與企業的實際情況存在很多摩擦。只有量身打造的標準化體系實施起來才是誤差最小的,是可操作性最強的。企業在建設標準化體系的過程中,除了遵循國家及行業制定的強制性標準以外,要從企業實際的人、事、物基礎情況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制定符合企業自身特點,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標準化體系。
建設的基礎條件不足。化工企業的標準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多種條件支持。從人、事、物三部分看,工作人員對標準化體系建設是否具備相應的能力或素質,企業中的制度標準是否完備,企業是否保證了物資設施的配備完善能力;化工企業的生產工藝不斷升級革新,標準化體系也不能一成不變,要隨著企業生產實際業務的發展情況而修正改進;企業員工隊伍的素質水平是否滿足企業標準化體系建設的高標準,這些都是需要企業持續完備條件。
一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標準化體系中的每個團隊、每個崗位都應清楚自己的職責,每個員工都應明確具體的標準,將具體的標準落實在日常生產中。化工企業生產工藝的各個環節都要有章可循,每個考核背后都有具體的依據,每一個工作流程都有明確的標準。通過制定完善和協同的制度標準,真正做到企業生產管理標準化、制度規范化、操作程序化,淡化人的不確定性因素,消除領導層凌駕在標準之上的影響,有效規避兩層皮的現象。
二是健全標準化體系的組織結構。設置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三個層次,由每個層次選出的人員組成標準化管理工作小組。根據企業的發展規劃制定相應的標準化任務,制定標準化管理制度,建立標準化管理機制,打造標準化管理隊伍,全面推進標準化管理工作。遵循國家相關要求和指南,完善企業標準化體系,包括基礎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四個方面,注重層次之間的協同性,同時簡便易懂,可操作性強,加大落實企業標準化工作力度。
三是加強技能培訓,針對標準化管理的知識和注意事項進行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標準化素質。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針,邀請外部教師專家進企指導,積極參與相關機構組織的標準化體系建設工作學習交流活動,不斷充實標準化相關知識、理念,完善標準化技能。加強標準化宣傳,讓標準化思想理念深入人心,融入企業的文化基因,發揮出標準化體系的綜合效應。
總之,化工企業屬于人口密集型企業,也是重資產企業,因此在人、事、物的管理方面必須依靠科學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策略才能實現高質量的管理目標。通過建設標準化體系,促進各個管理要素的有機協同,有效控制風險,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使企業具備更強大的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