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宏超 孫悅 (青島農業大學動漫與傳媒學院)
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以往的傳統產業結構正在面臨改變,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型產業類型應運而生。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迅速興起,部分高校開始重視校園文創品牌的建設。
校園文創作為校園精神理念的載體,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播校園文化的重要媒介,它不僅體現了校園文化的內涵,也傳播了校園的精神理念,更是提升高校品牌價值的重要手段。建立個性化的校園品牌形象,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實踐價值,將校園文化與文化產業結合,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母校的熱愛與責任意識,而且還能提高高校對外的影響力。
通過對比國外知名高??梢钥闯?,國外校園文化創意產業,就目前來說發展相對成熟。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英國大學知名高校已形成較為完善的校園文化創意產品研發以及營銷系統。
通過建設多樣化、個性化、創意化的校園紀念品商店,獲得了大量消費者的喜愛。
目前,國內高校的校園文創產業還處于萌芽階段,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還不夠成熟。
目前,國內只有少數知名高校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校園文創產品,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等。
國內大部分高校的文化創意產品還需深度挖掘,特別是產品外形與學校精神文化結合等方面,不能充分表達高校的歷史文脈和精神,應從文化上下功夫,從推廣產品轉變到推廣文化,不斷加強創意意識方面的培養。
國內校園文創產品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問題,以下是國內校園文創品牌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
1.產品定位模糊
校園文創產品定位模糊,不能快速、準確地適應校園文創市場。就目前來看,國內大部分校園文創產品都不能準確的抓住本高校所具有的個性化特點。大多數校園文創產品以高校LOGO 為基礎,制作在書簽、明信片等校園紀念品上,產品定位不夠明確,文創產品的紀念、收藏價值未得到充分體現。
2.產品內容缺乏創新
國內校園文創產品現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種類較為普通,主要是以書簽、明信片等形式售賣;二是產品內容過于單一,僅僅是將校園中原本就存在的符號進行大量復制生產。校園文創產品承載了高校長期積淀的精神文化,如果高校文創產品不立足于自身的文化特性,其識別度就會降低。在學校精神文化內涵的基礎上,應該更加注重產品個性化設計,建立一支擁有獨立自主設計意識的團隊,大力促進校園文化品牌的建設。
3.品牌意識相對薄弱
《高校文創產品創新與發展路徑研究》一文指出,高校文創產品創新與發展的首要路徑就是樹立內涵豐富的品牌形象。當我們面臨許多同類產品時,往往會選擇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因為知名度高意味著被消費者所熟知,就像人們總是喜歡跟自己熟悉的人打交道。熟悉意味著值得信賴,人們在對產品選擇時往往更傾向于知名度偏高的產品,而國內高校的校園文創對品牌建立的重視程度不夠。
4.產品營銷手段有限
校園文創產品目前在國內售賣僅限于傳統的交易方式,所獲關注度較低。在互聯網時代下,大部分校園文創產品利用線下傳統交易更為普遍,沒有利用好互聯網和物聯網等網絡優質資源,由于線上的推廣與售賣發展得不夠成熟,再加上產品銷售管理達不到標準化程度,使校園文創產品的市場發展受到了一定阻礙。
青島農業大學校園文創品牌依托本校專業優秀人才、媒體設施以及良好的文化設計氛圍,面向廣大校園師生推廣優秀文創產品,大力弘揚校園文化理念,在品牌建設方法上注重文化內涵建設,走品牌建設之路,注重長期的文化與品牌積累。
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著重了解學校的歷史文化、校園文化和校園精神,以單項形式如“校友返校日紀念品”“畢業生紀念品”等活動進行宣傳推廣。
現階段,青島農業大學校園文創品牌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產品形式較為單一,僅局限于對校園內一些建筑、風景的提煉,加工后制作成徽章、明信片等紀念品,產品定位比較模糊,文創產品的收藏、紀念價值不夠顯著。
線上宣傳力度不夠,產品營銷手段過于局限,僅是圍繞在校學生群體以及畢業生,品牌影響范圍有待擴大,交易局限于傳統的售賣方式,產品推廣度相對較低。
文創產品開發設計與當地特色文化緊密相連,高校所處的地域文化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會體現當地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等,在高校的設計中可以把當地的特色文化背景作為裝飾元素,運用地域特色元素有利于校園文創品牌形象的構造。例如青島農業大學位于山東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可以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資源作為文創產品元素,通過帶有地域文化的元素體現校園濃厚的文化積淀,讓產品能夠更好地體現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特色。
在圖形符號提取的過程中,應去除復雜元素的干擾,將校園文化中的符號、風景、建筑、語言抽象化后經過精煉提取,并結合現代化工藝加工處理,就可以產生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在高校原有形象的基礎上再設計,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設計需求,還可以進一步提升高校的文化形象。
色彩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在校園文創產品創作的過程中除了提煉圖形符號之外,還可以提取校園里的代表色,運用到文創產品中。比如,提起武漢大學就會讓人們想到粉色的櫻花,當文創產品本身帶有特色文化色彩時,就會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該品牌的形象定位,在色彩和品牌之間建立必要聯系,能使品牌得到迅速推廣。
創新是設計的基礎,不具備創新的設計是沒有靈魂的模仿。校園文創產品不能僅局限于書簽、水杯、明信片、抱枕等形式,還應該挖掘拓展其他的表現形式,如非物質文化遺產、陶瓷器具等。將文化與設計相結合,有助于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在滿足產品功能需求的同時,喚起消費者的認同感,形成產品的品牌個性。產品形式的創新,能夠促使高校文創產品在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
在互聯網時代下,校園文化創意品牌不能僅局限于傳統的交易模式,需打破常規,利用好物聯網和互聯網。為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加大品牌的影響力,必須通過網絡互動平臺進行大規模宣傳。不能局限于校園消費群體,要走出校園面向更多層面的人群,比如全國各地的學生、游客以及喜歡收藏創意產品的一大批人群,抓住當代年輕人對消費觀念熱點,大力推廣校園文創品牌。
本文通過對校園文創品牌的發展現狀以及對國內高校文創產品的調研,分析當下校園文創品牌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無論校園文創品牌在設計手法上有怎么樣的變更,都必須深深扎根于本校獨特的文化背景,重點打造帶有本校特色文化氣息的文創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