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偉 (河南工學院)
在普通高等學校分類發展的戰略背景下,應用型高校應該秉持錯位發展的理念,凸顯應用型高校雙創人才培養的應用型特點,深度挖掘學校自身的品牌文化影響力,在雙創教育教學中發揮特色專業建設的品牌化優勢,引進和培育品牌化專業師資隊伍,打造雙創人才培養的品牌課堂,形成雙創人才培養的品牌協同效應,進而為社會傳統企業轉型輸送更多滿足需求的定制創新人才。
應用型高校主要是指應用型本科大學,是教育部對本科教育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探索的新類型,通過采用“3+1”“訂單式”“校企合作”“工程項目”等教學模式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以加強大學生的創新素質養成和應用技術能力培養。由于應用型高校多為新建的本科院校或是職業院校的升格,在創新創業教育領域還存在教育理念陳舊、課程體系零散、師資隊伍匱乏和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使雙創人才培養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應用型高校在雙創人才培養中學校品牌文化挖掘、構建專業師資隊伍、創業品牌資源利用以及品牌項目轉化等方面還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首先,應用型高校品牌戰略思維不明晰。部分應用型高校在辦學定位和功能定位上出現跟風現象,沒有明確自身的辦學歷史傳統和實際情況,為了攀比一哄而上制定同質化的辦學定位目標,同時又不根據教育政策的變化實時動態地調整品牌運行策略。在雙創教育中沒有對學校的類型、層次、專業結構和規模等要素明確細分,難以形成具有深厚研究基礎和實踐成果的特色雙創教育品牌陣地。
另外,應用型高校在辦學過程中對于雙創教育的認識不足,沒有將雙創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沒有深入把握雙創人才培養與提升高校服務社會區域經濟發展、提升學校知名度美譽度之間的辯證關系,開展雙創教育存在缺少系統規劃、與專業教育脫節和淡化實踐教學等現象。
其次,校內品牌創業資源利用不充分。諸多應用型高校在開展雙創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行政部門不同管理內容的制約而無法形成雙創資源合力,各部門缺乏統一調度的總體管理,部門之間各自為政,責任界限劃分也不明確。例如在開展雙創教育中,創新創業指導中心做什么,教務處在雙創教育中起到什么作用,招生就業指導處能夠為雙創教育提供什么服務等都還沒有明確規范的界定。
另外,校內校外雙創資源缺乏合理整合和充分的利用。根據雙創課程實踐性較強的特點,越來越多高校采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雙創育人模式。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體操作中,企業并未完全參與到高校的教學活動、科研工作和實踐教學中,特別是在雙創教育的教學評價重要環節中,企業受到市場經營等條件的限制往往很少參與高職院校的教學評價活動,企業在高校雙創人才培養重點環節中的缺位也是校外創業資源未能充分利用的表現。
再次,雙創專業師資隊伍相對匱乏。應用型高校中雙創師資相對于其他專業學科整體相對匱乏,專業化水平和能力素質還有待提升。諸多高校的雙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最大的現實悖論在于具備了相應的理論知識,但是從學校求學到高校工作的過程中缺乏創辦企業的實踐經驗,在為具有創業意向大學生創業指導中無法提供專業化、系統化以及實效性的指導意見。另外,高校現有的雙創師資隊伍專業化水平還有待提升,在課堂中進行雙創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有待創新突破。大部分雙創課程教師更多側重于挖掘教材理論和案例,但講授的方式方法較為單一,雙創教育理論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有待科學論證,教學案例的針對性和具體性難以滿足具備創新創業意愿和熱衷于創業學生的實際需求。
最后,雙創品牌項目轉化有待深入。開展雙創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鼓勵大學生積極創辦企業并為創業項目的運作提供科學指導,高校在雙創人才培養中應該注重雙創品牌項目的收集、整理、培養和轉化,進而實現創新項目的成果化和效益化。因此各高校紛紛建立了大學生創客空間、創業孵化基地和創客園區等,但是如何建設、運營和管理創業實訓和孵化平臺還缺乏有效的運行機制,高校對于孵化平臺內的雙創項目的缺乏相應的政策、資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還沒有形成制度化和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作為一種價值理念和文化符號的品牌代表了內在的優異品質和強烈認同。應用型高校雙創人才培養中引入品牌協同的育人機制不僅有利于學校形成特色鮮明的雙創育人品牌,更加有利于雙創教育的實效性和應用性的經驗積累,有助于培養更多高水平的雙創品牌專業人才。
(1)突顯應用型高校的品牌效應。雙創教育中發揮品牌協同育人機制的核心在于突顯高校的品牌效應,應用型高校在雙創人才培養中應當發揮自身名片優勢和專業特色,全面引導學生結合專業知識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逐步形成雙創育人品牌文化增值服務,拓展品牌知名度 。應用型高校應該強化宣傳自身的特色優勢,將雙創育人品牌的“酒香”播撒在社會市場的“街面”上,結合自身特點在雙創教育中加入職業教育、終身教育等文化增值服務,利用產學研一體化等教學運作方式,拓展高校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2)充分利用校內外品牌創業資源。雙創教育中發揮品牌協同育人機制的關鍵在于充分利用校內外品牌創業資源,學校實施雙創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特色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依托,引導學生深刻了解專業行業發展和市場前景,避免讓學生感到茫然且不可把控。從而彌補雙創教育繞開專業空談創業的不足。高校還應該充分挖掘校史資源、校友資源和合作企業單位資源,充分利用校內各類設施和人才,利用學校的專業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深度挖掘特色專業品牌功能,加大特色專業和優勢專業的品牌競爭力。
(3)構建雙創專業品牌師資隊伍。雙創教育中發揮品牌協同育人機制的主體在于師資隊伍的建設,高校應該堅持內育與外引相結合的原則,切實破解雙創專業教師匱乏的普遍難題。應該重點查找校內雙創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利用在職培訓、崗位交流和到企業掛職鍛煉等有力措施提升師資隊伍的實踐能力,要繼續在本校加強培養,形成老帶新的導師制培養學習模式,借助老教師的工作經驗、專業能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此外,還可從外面引進部分優秀的師資力量,聘請創業成功者、企業家、職業經理人、知名創業校友等各行業優秀人才,擔任學校雙創課程兼職教師,加快建立一支專兼結合、層次多元化的專業化師資隊伍。
(4)加強雙創品牌化項目轉化。雙創教育中發揮品牌協同育人機制的重點在于雙創品牌化項目轉化程度,高校應該創新雙創教育,建立創業就業文化校園,采取多樣化的項目孵化運作方式,吸收多種創業資源和要素,把產學研成果、創業者、資本和創業導師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創業項目挖掘、引導、推動和支持等創業閉環,結合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論壇等創新創業實踐形式打造制度化的創業孵化項目流程,形成品牌化的雙創項目孵化成果,從而實現人才培養質量和雙創教學質量雙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