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怡
(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甘肅 酒泉 735000)
地質礦產勘察及找礦技術的革新,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隨著人類對礦產資源的不斷消耗,很多淺層礦產已經被挖掘殆盡,而想要對深層礦產進行挖掘,就不能繼續沿用傳統的勘察和找礦技術。另外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各個國家對于礦產資源的消耗速度也大大增加,因此只有結合以往找礦經驗,并對其進行不斷的優化和總結,才能夠實現地質礦產勘查和找礦技術的革新創新優化。
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來講,我國煤礦行業是從改革開放之后才得到有序發展的,相比于其他行業而言,礦產行業的發展明顯處于弱勢,對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求有些力不從心。因此急需相關專業人員根據以往礦產勘查過程中所使用的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根據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和改進。
面對新形勢,勘察人員想要對找礦技術進行全面優化和升級,需要注重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原則,進行合理的統籌以及規劃。其次在面對商業性活動,市場活動,經濟活動的過程中,現代化礦產行業必須兼顧行業發展以及環境保護和環境修復等工作,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最后該行業的一線工作人員,需要了解各地區地質以及礦產資源分布的情況,遵循社會主義發展的規律,制定合理的勘察計劃,避免過度開采和資源浪費[1]。
地質礦產勘察及找礦技術的應用和礦產資源的開發程度、利用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礦產資源開發的越少,勘察技術難度就越低,反之勘察技術在尋找新礦產資源的過程中難度也會越來越高。另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對于各類礦產資源的需求也在成倍激增,這都給相關地質礦產勘查人員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傳統勘察和找礦技術已然無法滿足我國經濟建設的速度,在后續技術改革的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科學性的提高,尤其針對一些地質地形較為復雜的區域,既需要能夠通過相應的技術來降低勘察的危險性,又需要能夠提高勘察的準確性,最大程度地節省勘察時間,為后續的,開采工作做好基礎保障。
和其他行業的快速發展相比,例如網絡科技行業,信息行業,金融行業,房地產行業等等,地質礦產勘查和找礦技術都沒有取得相應的進步,發展速度較慢。究其根本原因是在技術研發和革新的過程中,資金投入較少。導致很多新型設備和新興技術沒有得到很好的引進和使用,勘察和找礦過程中過度依賴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不僅影響了勘探和找礦的效果,同時極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相關礦產行業也無法構建更加高效的專業型團隊,無法滿足技術發展的實際需求。
地質勘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性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進行勘查之前,需要相關人員做好相應的規劃和準備工作,并按照規劃內容進行實地勘察,在勘察過程中,技術人員不僅需要結合地理、地質規律以及現有的勘查找礦技術,同時還需要結合科學發展觀,力爭將經濟發展和公益相結合,保證地方與中央相結合,以此推動我國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優化[2]。
上文提到過,目前礦產資源隨著開采和利用的程度,淺層礦藏較少,而存在地表深處的礦藏,不僅不利于探查和找礦,同時也不方便礦產資源的后續開采。甚低頻電磁技術,則能夠對這些深藏在地表深處的礦產資源進行有效勘查,通過追蹤地表深處礦產的電性和磁性的方式,結合地震預測技術,能夠構建出地表深層的地質結構圖,為后續的開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甚低頻電磁技術其操作十分簡便,功能非常全面,在深層地質礦產勘查中應用得非常廣泛,而同時該技術也存在相應不足之處,例如勘查精度不足,只能夠大致判斷某一區域是否存在礦產資源,而無法具體確認礦產的分布情況和位置[3]。
重砂找礦技術同樣是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技術優化的重要措施,其技術核心是通過對重砂的分析,來完成各地區地質礦產的勘查,在地表水流的重力作用下,會使重砂在特定區域內聚集,而利用水流、地質特征進行相關分析和研究,就能夠對該區內的礦產資源分布狀況進行大致判斷。該技術需要在勘察區域內部設置詳細的采樣點,通過提升采用全面性的方式來優化勘察結果,另外,利用這一技術還需要結合找礦的實際需求,將重砂測量和評價進行相互對比,以提高所得結論的準確性。近年來該項技術在我國地質礦產行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也得到了更多技術上的突破。
重砂找礦技術主要是利用地下水資源的流動特征來進行找礦,而礫石找礦技術則是根據地表特征,包括山坡,冰川,河流等信息對地下礦藏進行分析,以確定其礦藏含量和分布狀況。很多礦體由于外部環境的侵蝕會逐漸風化,在地表形成礫石,這些礦力在自然作用下會產生一定規模的擴散,通過溯源的方式根據礫石的分布情況進行回溯和數據還原,就可以得到原本礦產的具體分布位置。而這種技術也存在較大的缺陷,首先當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的時候,或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該技術的準確性會大大降低,其次該技術精度不高,無法礦藏的具體含量,做出準確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地質勘礦和找礦技術也得到了多次突破和革新,GPS技術的應用及定位精度不斷提高,在各個行業及領域中的應用變得更加廣泛,同樣地質礦產勘察過程中,GPS感應技術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提高勘察和找礦的效果,還能夠為后續開采打下堅實基礎。首先,可以通過衛星和無線電設備對礦產中的特殊物質進行定位,在確定坐標信息后利用相應三維立體建模技術,對礦藏所在地,地形和地質構造進行還原,為后續開礦開采提供精準地理數據資料。另外不同礦區的礦藏混合物其構成的元素區別較大,因此為了細致的分析每個礦點的礦產資源,就需要在實地勘察過程中,利用波譜儀進行光譜分析,通過識別礦物含量和其構成元素,為后續開采工作,做好相應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
作為一個較為特殊的獨立行業,礦產勘測和找礦也有著自身的巨大市場潛力,隨著現代化建設對各種稀有金屬材料的迫切需求,礦產資源的開發也被各國領導人所重視起來。而我國目前礦產勘察和找礦技術的應用已經拓展到了海外市場,不僅能夠為其他國家的礦產開采行業提供助力,同時也能夠更加直接有效的提高我國勘察找礦技術人員的實踐經驗,促進該行業未來的發展[4,5]。
綜上所述,想要更加合理的開發礦產資源,就需要在前期勘察和找礦環節做好相應的技術支持。在新形勢下,我國地質礦產勘察和找礦的技術應用優化都需要能夠遵照國家出臺的相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在保證生態環境不遭到嚴重破壞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需求,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還應該注重各項新型科技運用,為勘察和找礦環節的技術革新做好相應準備,為我國礦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