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中
(唐山冀東裝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200)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原材料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大。所以我們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能源經濟的發展前景,對于產業要作出全面的合理規劃部署,并結合市場的需求,拓寬思路,為行業的發展謀求全新的發展道路,建設節約、節能型綠色礦山,實現能源開采的循環性發展目標,并針對企業當前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各個行業也在蓬勃發展之中,能源開采行業作為我們當今生活和生產的重要資源,是我們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型產業,行業的安全平穩運行也直接關系到公共管理和國家經濟。長久以來我國的礦產資源供應并不充足,我們需要重視在產業結構、經濟承受能力、可持續發展、市場競爭與互補等多方面的關系,打造節約、節能型綠色礦山。在公共視角下研究節約、節能型綠色礦山建設問題,需要把行業長期健康發展放在首位,并要結合當前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第一,要擺脫以往的發展固有思維,注重思想上的解放和思路方面的拓展;第二,公共管理視角下的產業不僅包括技術層面的突破和創新,也要對行業本身的管理模式進行深入思考,要站在更高的是視野上思考我國未來能源發展的出路,這不僅是能源開采行業在時代的轉折點需要面對的問題,同時也是其他行業中可以借鑒的重要變革策略[2]。
社會的發展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不能以環境和資源換取經濟的提升,而是要采取可持續性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是社會的必然選擇,但是這也對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開采是典型的資源型產業布局,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經濟走向,其中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這也是經濟轉型必須面對的問題[3]。
我國以往的發展方向,都是以提升經濟為主線,很多時候使用自然資源來換取經濟的提升,所以也就養成了資源型企業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和效益,對于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存在認識不足的現象。當前我國市場發展進程中,企業重視經濟效益、輕視環境影響,甚至還有部分企業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而加大對礦上的開采量,不僅對于周邊環境造成了惡劣影響,還嚴重了阻礙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礦產資源存儲量較大,但是地域分布情況不集中、較為分散,國家對于所開采能源的宏觀調控也有著整體性的考量,但是隨著市場經濟放開,也導致了行業內部出現競爭激烈的情況。另外行業監管力度有待提升,部分地區出現非法采挖現象,從而加劇了圈地瓜分資源的現狀。同時很多礦企不注重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很多原礦開采之后不加以提煉,造成了資源浪費,還極大影響著環境,對于行業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4]。
企業在開采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造成水資源、土壤資源、地表生態的擾動和破壞,如果不能及時進行修復和防治,就會造成土地沙化、水資源污染、生態系統破壞等諸多問題。很多企業由于開采中缺乏專業性,又或者為了經濟利益降低了安全防范措施。我國正處于社會體制改革的轉型期,生態環境越來越被政府及民眾所重視,只有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秉承可持續性的發展理念,才能更好的使用新技術、新工藝,實現礦產資源的最大效益化,促進行業的轉型與升級,打造節約、節能型綠色礦山。
我國的能源產業發展走過了坎坷的歷史道路,因此也留下了一部分歷史遺留問題,加上行業的特殊性,造成了當前行業改革更多的側重于技術層面的局面,對于打造節約、節能型綠色礦山缺乏足夠的重視。改革的目的不僅要在技術上,還要加強管理層面的能效利用,優化資源配置以及對于能源的價值思考和未來運作[5]。
要想打造節約、節能型綠色礦山,首先要解放思想,糾正以往“重經濟、輕環保”的錯誤理念,幫助企業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價值觀以及生產理念,加強約束行業的交易行為,為能源開采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和環境。建議以政府為主導,增加對企業的環保宣傳力度,引導企業完成節能減排、降低能耗的技術轉型,對于企業文化要重新整頓,杜絕資源的過度開采現狀,避免資源浪費。企業自身要重新制定未來的發展戰略,倡導以“環保、創新、共享”為核心的管理模式,盡早實現智能化、集約化、綠色化的開采生產[6]。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我國的能源開采行業發展有著不同的歷史責任與歷史任務,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產業改革的發力點與工作中心也有不同的特征性。我們正在走向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的道路,但是這條道路并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因此政府也在嘗試著探索和創新,并定下了有關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因此就要從傳統的壟斷模式向管理模式轉變。市場具有競爭性,但是也同樣注重生態建設,政府需要發揮引導作用,提升節約、節能型綠色礦山建設水平。
提高思想認知之外,管理部門及能源開采企業要制定科學、完善、合理的行業管理行政制度,以宏觀發展為主要目標,建設節約、節能型綠色礦山,豐富和完善企業的資源管理細節,逐步探索綠色市場,要讓行業競爭在一個“公開、公正、透明”的環境內展開,引導行業良性逐利,促進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層面要有更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降低企業的生存壓力,將有關政策向能源開采企業傾斜,根據不同地域的發展情況降低稅收,或者實行資金補貼。最后,要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對于一些不符合生產標準的企業要依法取締,對于非法人員要采取強硬的法律手段懲治,對其他企業亞也要加強監管,注重流動性的監察實施,一旦發現有非法開采的現象要嚴懲不貸[7]。
在打造節約、節能型綠色礦山過程中,企業的生產和加工環節是其發展的重點,既能夠體現出其生產效率,也能體現品質的質量。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并結合市場的需求進行深入研究,對于設備有計劃的實行研發,注重清潔開采與生產,將研發重點放在硬件方面。要注重融入環保化工作模式和理念,也可以作為重點研究對象,既能提升資源開采的安全性,還能促進附屬產品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礦產資源開采是我國的重要支柱型產業,與其他很多行業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是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還存在著較大的可提升空間,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協同企業一同面對和整改,秉承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打造節約、節能型綠色礦山,完善礦產資源的開采制度、加強行業監管力度,提升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