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經濟信息社和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共同編制的中國內蒙古現代能源經濟發展指數(以下簡稱“指數”)在京發布。指數量化評估了內蒙古能源綜合發展水平,是全國首支能源經濟綜合評價指數。指數從綠色發展、經濟高效、創新驅動、社會貢獻4個維度對內蒙古的能源經濟發展水平進行評估。
運行結果顯示,2019 年,中國內蒙古現代能源經濟發展指數達到232.45點,較基期(2013年)上漲132.45%,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09%,顯示內蒙古能源經濟呈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其中,社會貢獻分項指數增長顯著,成為驅動總指數上升的主要因素,顯示內蒙古能源產業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改善地區社會民生,加強能源領域國際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指數顯示,內蒙古在綠色發展、經濟高效、創新驅動和社會貢獻等方面的探索成效顯著。一是能源綠色發展態勢良好;二是供給側質量提升,產業鏈延伸推動能源更加經濟高效;三是創新引領和支撐作用不斷提升;四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方面貢獻突出。
數據顯示,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工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一半,能源行業實現稅收、利潤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60%,能源經濟在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進一步增強。特別是堅持煤電油氣風光并舉,能源保障正逐步由“一煤獨大”走向“多元發展”。其中,2019年內蒙古煤炭外運量占全國跨省調煤量的1/3,向外供煤居全國第一;它還有全國最大的新能源基地;跟等量火電相比,減少了原煤消耗3800萬t、碳排放7000萬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