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詩汀 林瑞耿 李青松
(福建省閩清縣氣象局 福建 閩清 350800)
不但傳統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對氣象條件的依賴,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和農業規模的擴大也會受到氣象條件的限制。隨著越來越多的現代化農業技術的不斷涌現并應用于農業生產中,這些新興技術也表現出受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的特點。因此,為了推動農業更好更快發展,需積極發展基層智慧農業氣象服務,并對基層智慧農業氣象服務進行優化,實現農業氣象服務整體水平的提升。
農業自動化氣象監測站所提供的農業氣象服務包含氣象災害監測以及病蟲害預警等功能,此服務對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為農業生產活動提供決策。針對農業生產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以及復雜氣象條件,氣象局通過開展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發布以及應急聯動等工作,為農業生產活動提供應對策略和科學建議,降低惡劣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和經濟損失。
2.2 提升服務滿意度。智慧農業氣象服務主要是通過手機短信、電視以及網站等多種方式向大眾公布天氣預報以及氣象預警信息等,并為農業生產活動提供趨利避害的服務建議,實現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的提升。
2.3 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鶎又腔坜r業氣象服務將實時、全面、精準的氣象預警信息和多種預防措施,通過氣象協理員和信息員及時發送給農民群眾,可對農業生產以及農事活動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2.4 針對目前多樣化的農事需求,結合互聯網技術,通過智慧氣象服務和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服務計劃的制定,滿足農民以及農業生產的需求。
3.1 豐富氣象產品,提升服務效果。氣象部門開展氣象觀測過程中,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因此,在開展氣象觀測作業中,不僅要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豐富氣象信息服務產品,并提升其準確性,還要在意識到農業氣象信息重要性的同時,將上述工作綜合起來開展。具體而言,就是通過基層服務機構,指派專業人員做好農業與氣象工作的溝通和考察,結合農戶的實際需求來調整工作內容。
3.2 深入基層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工作人員通過深入農村基層調研農戶實際需求,保證所提供的農業氣象服務信息可以滿足農業發展要求,并起到促進農民增收的作用。尤其是針對目前比較常見的溫室大棚作物,需要工作人員在開展農業氣象服務過程中,掌握采光等氣候條件與溫室大棚結構之間的關系,了解如何通過溫室大棚的結構調整,控制大棚內的小氣候。工作人員還要深入研究生態環境變化情況,并掌握其發展變化規律,制定相應的預防方案,做好災害來臨之前的準確、及時和精細化預報,確保通過對農業種植結構的及時調整,提升農民的經濟效益,并促進農業發展。
3.3 建立完善的應急管理機制。基層農業氣象部門需要在充分了解當地氣候狀況和自然環境之間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應急管理機制和體制的建立,保證在災害來臨之前,可以調集廣大群眾以及相關部門開展防災減災的預防工作。同時由于農業氣象災害具有突發性及破壞性,需要聯合多個部門開展應急管理工作,保證應急管理效果。也就是需要聯合不同部門進行應急管理機制的建立,保證在災害發生之前可以及時組織人力、物力開展預防,并做好災害來臨時的應急救援工作。
3.4 加強信息平臺建設。在農業氣象服務中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來建立信息平臺,同時加大對當地農業發展情況的重視程度,向農戶提供更加準確、專業、及時的氣象服務,滿足不同農戶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尤其是在目前互聯網技術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時代,更需要對信息渠道進行不斷拓展,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在大田農業及設施農業發展中進行物聯網氣象觀測設施的安裝,農戶可以通過智能終端來監控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還可以通過對農作物生長情況的橫向對比,來選擇和調整農作物的種類,提高農戶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