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會雪
(河北省無極縣職業技術中學 河北 無極 052400)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入思考和探究狀態,讓學生學會自我發現,自主探究。實現這一教學效果的關鍵,是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課堂提問看似簡單,實際深奧,要因人因時而宜,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學生不能進行積極思考,或久久思考不得,會使課堂陷入尷尬的境地。這樣的課堂提問是無效的,是失敗的。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提問又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因此為了進一步推進新課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將課堂提問作為抓手,對學生進行恰當有效的課堂提問,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和教師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還能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物理課堂高效的教學目標。
但在高中物理實際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提問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一般情況下,教師的課堂提問是學生共同回答的。不能說這樣的課堂提問沒有效果,但對于有想法有見解的學生來說,效果甚微;再有就是教師設置的課堂問題缺乏一定的難度層次,學生學習程度不一,有的學生學習好,會馬上舉手回答問題,而有的學生就只能充當“看客”,時間久了,他們就會懈怠,降低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再就是教師對課堂提問深度把握不好,導致問題缺乏一定的思考力和創造力,這樣就會出現學生不動腦筋,被教師牽著鼻子走,不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2.1 科學性原則。高中物理是一門科學性很強的學科,基于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課堂提問就應注重科學性。尤其是講解一些物理概念或闡釋一些物理現象時,教師一定要運用恰當的物理術語來分析。與之相關的課堂提問,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和先后表達順序,否則意思會大相徑庭。
2.2 啟發性原則。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提出的問題應有一定的啟發性,讓學生在教師所提出問題的引導下,能夠主動地去思考和探究物理知識。盡量不出現一些口頭語的提問,如“對不對”“是不是”,這樣看似在問,實際沒有任何教學含義,十分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相反還會將學生推向懶于思考、隨心所欲。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有發展學生思維的啟發性,以增強課堂提問的效果。
2.3 難易適中原則。課堂提問的問題一定要遵循難易適中的原則,過于簡單,會讓學生產生敷衍的情緒,不僅不利于學生思考力的鍛煉,還會降低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興趣;相反,問題過于復雜,學生思考半天也無果,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物理的信心。因此,教師在設置課堂提問時,一定要注意問題的難易程度,讓學生在努力思考和回答中獲得一種愉悅感和成就感。
3.1 課堂提問要凸顯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教學內容的重點,可以通過課堂提問來檢驗學生掌握的程度,看學生是否能做到舉一反三;教學內容的難點,可以通過課堂提問讓學生進行分析、探究,在此過程中可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因此,教師在課堂提問時應凸顯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這樣既讓學生鞏固了重點知識,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了解和注意了問題的梯度和難度,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與發展。
3.2 課堂提問要注意態度和語言。課堂提問時,教師一定要注意態度溫和,語言親切,這樣不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讓學生更好地進入思考狀態,積極地回答課堂提問,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
3.3 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課堂提問的目的不僅僅是得到一個答案,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能。因此教師課堂提問時,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要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留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再適時進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