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浩翔 馬 超 陳揚航
(1.莆田市北岸生態環境局環境執法大隊 2.莆田市荔城區環境信息中心 3.莆田市生態環境局 351100)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穩步提高,我國土壤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現階段土壤污染事件頻發,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提高土壤污染防治水平已成為有關部門開展工作的首要目標,研發出有效的土壤污染的防治技術已成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推動我國土壤污染治理技術的改進,不但能使土壤環境保護政策、防治技術機制得到積極落實,還對保護我國生態環境均衡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土壤污染主要指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污染物被處置到土壤之中,使土壤質量日益降低。誘發土壤污染的相關因素有很多。從污染源的角度出發,含有有重金屬物質的廢氣、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處理的固體廢棄物、應用過量的化肥等,都會對土壤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1]。土壤污染類型主要分為兩種,即有機污染物污染和無機污染物污染,其中有機污染物如各種農藥、石油;無機污染物如砷、鉛、汞等重金屬元素,都會給土壤帶來嚴重的影響。
土壤污染本身具有累積性、隱藏性、不可逆性等基本特征。然而,累積性是因污染物進入到土壤之中,難以與空氣、水相溶,容易被稀釋、擴散,經過不斷累積促使污染物嚴重超標,誘發土壤污染。土壤污染與大氣污染、水污染不同,由于土壤污染隱藏在地表之中,不容易引起人們的察覺,人們只能利用相關檢測技術,對土壤樣品實施檢測,亦或對農作物殘留樣本實施檢驗等,才能進一步了解污染程度,因此土壤污染也是一個“無形殺手”。
除此之外,重金屬物質會對土壤造成不可逆的污染,而有機化學物質形成的污染通常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降解[2]。污染物通過地下水等路徑不斷滲入土壤,造成潛在污染的形成與實際污染的爆發之間的較大不確定性,并日益形成滯后性。除以上基礎特性外,土壤污染還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征,通常在電鍍污染區、化工污染區、礦山周圍等區域,土壤污染現象較為嚴重。
由于上述特征導致我國污染呈現多元化特性,使土壤污染一旦形成,難以利用切斷污染源的方式,將土壤污染問題有效解決,只能依靠更換土壤、沖洗土壤等治理方法來解決。另外由于其他防治技術手段在短時間內無法看到顯著效果,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就變成了一項成本高、周期長的系統工程。
現階段,一些國家開始開發和應用土壤污染防治技術,有些地方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土壤污染問題實施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的研究已經成為環境科學專家關注的焦點。如果以防治技術為主要手段,應用于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土壤污染防治技術包括三種技術方法,即物理方法、化學方法以及生物方法[3]。在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土壤污染的防治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進一步擴大市場需求,由于我國針對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的研究、基礎設施檢驗等方面依然處于初級階段,加之我國關于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機制并不十分健全,因此,還要加強我國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的研究,完善相關技術標準、法律機制等。
當前,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大多數人已經意識到土壤污染的危害,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土壤污染的多樣性,單一的防治技術往往難以控制土壤污染問題。對于現有的土壤污染防治技術,應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我國缺乏對綜合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的系統性研究,因此要不斷深入開展多個組成部分對于環境適應型、污染物的多樣性作用機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除此之外還要全面考慮土壤污染防治帶來的諸多影響,通過對其展開系統分析,將其控制在可控范圍內,提高防治技術的防治效果。
其二,多元的土壤污染防治技術在應用成本、應用效果、應用期限以及應用后反應程度等多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為此需要對目前僅有的防治技術展開優化與整合,以便研究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新技術[4]。
其三,目前,土壤污染防治技術往往局限于實驗室系統研究。然而在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還需要相關人員進一步對防治效果進行實際應用驗證分析,才能充分發揮防治技術的作用,改善我國土壤污染的現狀。
相比于其他環保產業,土壤污染防治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少則上千萬,多則上億元。我國當前僅有的資金主要用作對歷史遺留的土壤污染問題的防治工作,但是先期資金投入會超過啟動資金。針對處于城市中心的工業性土壤污染問題,由于房地產開發有著良好的內在潛能,對這種用地所需要的防治資金,可以讓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供,有關部門采用讓利方法,對土壤污染場地實施防治工作;然而針對升值空間有限的工業場地而言,對其開展防治工作的資金來源都較為困難[5]。我國當前潛在污染用地超過50 萬塊,主要面臨資金缺口過大、產出價值過低,難以吸引投資者或企業的投入等現實問題。要重點培養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企業,這樣不僅能促進土壤污染防治行業的積極發展,還能使土壤污染防治行業從傳統的技術指導型發展成資金運作型,以便解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資金難的問題,推動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展開,提高土壤污染的防治效果。
我國土壤污染的防治還處于初級階段,缺乏完善的技術支撐。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管理方面,缺乏可行的技術依據,多數企業還處于研究探索階段。形成此種現狀的根源,是影響我國土壤污染問題的因素較多,土壤污染基本特征多樣繁瑣,土壤污染面積過大,加之我國土壤地質條件和其他國家存在顯著差異,西方國家研制的防治技術手段應用成本較高,針對性強,并不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難以在國內實施推廣與應用。因此研究出滿足我國基本需求的土壤污染防治技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由于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并未全面實施,在缺少具體工程數據、研究數據的基礎上,對多元化的防治技術展開深入、完善的評估是十分困難的。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的重要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4.1.1 土壤污染防治技術需要貫徹落實,所應用的技術手段要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特點,使其滿足相應的標準要求。
4.1.2 盡可能應用經濟性良好、能源消耗低、成熟的防治技術手段。
4.1.3 積極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的科學防治技術手段,整合利用我國爐窯或者余熱改進技術設施,完善防治技術,使基礎設施能達到國產化建設的水平。
4.1.4 利用現代控制方式,使其達到安全性高、可靠性良好的防治技術水平,實現環保達標、操作簡便的自動化控制。
要重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整體規劃,需要把場地開發與規劃設計、場地實際調查等有關信息當做重要的參考依據,運用風險管控的觀念,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總目標,為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通過對有關文獻資料分析研究,結合當地土壤污染情況、污染物種類、不同區域環境的基本特征,把淺層行之有效的防治技術優先選出來[6]。需要引起業內人士關注的是,針對一部分淺層行之有效的防治技術,擬定實施多個層次的技術檢驗,以便深入了解防治技術的應用成本、應用周期、有效程度等相關內容,隨后根據場地環境和條件的基本要求,把工程管控技術、污染源防治技術、制度管控手段等相互結合,對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及技術效益進行的客觀評估,從中選取最優組合方式作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規劃的有效方法。
綜上所述,隨著土壤污染現象日益嚴重,國內外各個區域針對土壤污染防治技術進行研究,根據我國僅有的防治技術手段,當前采取的物理、化學、生物的防治技術方法都存在應用范圍受限的弊端,缺少具有推廣價值的可行性工程。針對有機復合性污染或無機復合性污染的土壤來講,既能積極防治有機污染,又能治理無機污染的防治技術十分少見,為此,研發可以防治綜合性土壤污染的技術是業內人士研究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