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亮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
2019年,在已公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重點圍繞服務國家需要、市場需求、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從10個左右職業技能領域做起,把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結合起來,探索實施‘1+X’證書制度。”
職業教育的本質是以職業目標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而培養技能型人才,所以,“1+X證書制度”對于職業教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云計算技術已經蓬勃發展了10來年,在分布式存儲下的按需分配,結合區塊鏈算法,更加高速有效地滿足數以萬計的數據的處理,從而達到強大的網絡服務。所以,云計算結合高職院校課程開設“云計算課證”課程,成為了大勢所趨。
“云計算課證”下構建課程體系,首先是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縮寫OBE)。在OBE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必須對學生畢業時應達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構想,然后尋求設計適宜的教育方式來保證學生達到預期目標。
結合OBE教學理念,以畢業要求為準繩,綜合評價培養質量,具體設計步驟如下:
(一)針對畢業生、企業專家、專業教師和行業專家開展調研,明確高職專業學生的云計算職業需求,細化職業能力內含。
(二)基于課程的預期“學習產出”,設計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重點以及學時分配。
(三)建立知識點列表。
(四)設計開發資源列表。
(五)設計評價方法。
(一)課程建設
課程計劃通過O2O教育模式進行實踐探索。O2O教育是OfflineToOnline,即線上-線下的階梯式混合學習模式。混合學習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自主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使兩者優勢互補,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O2O模式下的混合式學習就是線上線下的相結合的學習模式,主要包括在線課程和線下面授課程。經過前期市場調研后,進行O2O混合學習模式開發時,在內容層面首先需要對課程進行分析,梳理課程知識點,線上教育基于知識點的學習,線下教育基于技能的學習,最終決定哪些內容適合做線上、哪些內容適合做線下面授,如上圖。
針對線上學習,需要錄制微視頻,視頻大小和時間都有限制。并且編寫配套的慕課版教材,設計配套的階梯式慕課版題庫,以及線上學習的學練測評等。
線下課程的設計主要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為基礎。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具體實施如下:
構思:主要是對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學習者進行分析,通過分析進行課程設計。
設計:在確定教學目標,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就需要根據內容的不同知識維度選擇不同形式的課程,設計適當的教學策略,組織合適的教學活動。
開發:內容設計完成后,就需要對設計進行實現,也就是開發階段。
實施與評價:課程設計完成后,需要運營人員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對學生提供的反饋、教師發現的問題進行統計,對課程進行評價,并及時作出迭代。
(二)教學團隊建設
云計算技術更新迭代很快,對教師自身的學習素養、知識結構、終身學習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戰。學校除了組織教師參加“X”證書的相關技能培訓外,還鼓勵教師深入企業生產一線進行掛職鍛煉,參與實際項目的開發。
(三)開發教學資源
本項目計劃通過式混合學習模式在云計算課程上進行實踐探索。為推動在線學習、O2O教學,與企業共同開發如下資源并在實踐中持續改進:
與企業專家分析線下和線上學習的知識點列表
制定線上課程的規格,錄制線上教學視頻
線下課堂教學的內容設計
線上的學練測評的階梯式資源建設
配套教材的項目指導手冊
配套測評庫的講解版
授課教師的培養
(四)考核評價方法
強化職業技能訓練,采取單元式教學、模塊化考核、學分制管理的方法,突出對學生的職業能力評價,使學生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的同時,對應專業課程的學分也修滿。具體實施可以采取過程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
另外,學習過程中設置學評教、教師互評等方法,對于課程進行持續改進。
“云計算課證”在課程中實施,可以優化實踐教學理念。在 “云計算課證”課程教學中充分發揮云計算技術的優勢,著力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自主創新能力,強調在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優化云技術與課程結合方式。轉變以往課程實踐教學基于實訓設備與實訓室的思維,注重在云環境下構建實踐教學空間,在豐富的軟硬件資源供給下滿足學生的自主實踐需求。優化實踐教學方案,從以往的實踐從屬于課程的思維轉向以實踐為主,根據課程實踐需求進行理論教學的課程轉變。圍繞著培養學生的云平臺搭建與應用能力,構建課程教學、課程實踐、課程評價于一體的綜合教學體系,在云平臺的資源支撐下,全面滿足學生的碎片化、自主化、個性化與實踐化的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