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項目整合,吸納就業。整合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脫貧攻堅產業項目等資金,用于林竹產業發展,建設以楠竹為主的筍材兩用竹、以方竹為主的筍用竹、以造紙為主的雜竹“三大產業集群”和仙峰方竹良種繁育、蓮花鎮巨黃竹良種繁育“兩大良種基地”,引入竹筍系列產品加工生產項目、竹筍及泡菜項目、竹吸管項目等,平均每年吸納務工人員2000余人就業,人均年獲得務工收入400元。二是科技興林,提質增效。今年年初,興文方竹研究院與四川省林業科學院簽訂了中央財政科技推廣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共同開展紙漿竹林的培育技術研究,圍繞竹產業提質增效開展深度合作。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推廣竹林豐產培育標準化技術,進一步提高竹林經營效益,實現助農增收。三是康養旅游,助農增收。打造“森林+旅游+康養+文化”的竹生態養生、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依靠以僰王山、仙峰山、青山巖為主的12.5萬畝竹生態旅游基地、天然氧吧等資源優勢,開發以富氧康養為主題的養生休閑旅游。創建省級森林康養基地7個、省級森林小鎮1個、宜賓市“三星森林人家”4家、縣級竹系列酒店、餐廳、生態旅游康養基地、特色新村等30余家,截至目前,共接納游客80萬人次,人均增收26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