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腎結石主要為草酸鈣等結石,并多見于中年人。腎鈣乳癥是指腎盞憩室內含鈣微粒組成混懸液,實際上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尿石癥,可分為積水型和囊腫型[1]。隨著超聲技術在臨床檢查和常規體檢中的廣泛應用,腎結石和腎鈣乳癥的檢出率明顯提高。超聲技術是鑒別腎結石和腎鈣乳癥的主要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臨床檢出率,對鑒別腎結石和腎鈣乳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許多不同級別的醫院往往混淆了上述兩種疾病的診斷[2]。由于這兩種疾病的臨床意義完全不同,誤診會給患者帶來不必要負擔,因此正確診斷這兩種疾病非常重要。作者選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在遼寧省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的80 例腎結石與腎鈣乳癥患者,對腎結石與腎鈣乳癥使用超聲鑒別診斷的意義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在遼寧省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的40 例腎鈣乳癥患者作為腎鈣乳癥組,另選取同期40 例腎結石患者作為腎結石組。腎鈣乳癥組患者男20 例,女20 例;年齡34~62 歲,平均年齡(55.7±7.4)歲;體質量指數25.4~28.3 kg/m2;病程0.2~0.8 年,平均病程(0.6±0.2)年;其中尿疼痛5 例,腎絞痛3 例,尿血8 例,尿頻7 例。腎結石組患者男19 例,女21 例;年齡35~75 歲,平均年齡(55.1±7.4)歲;體質量指數24.2~29.6 kg/m2;病程0.3~0.8 年,平均病程(0.6±0.2)年;其中腰酸6 例,腰痛5 例,尿頻8 例,血尿4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的患者,納入知情的患者。排除標準:排除有嚴重并發癥疾病患者。
1.3 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儀器為3.4 MHz 頻譜探頭和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為西門子和阿洛卡。檢查時要求患者采用仰臥位和側俯臥位進行腹部和背部掃描。具體檢查方法如下:膀胱充盈正常后保持仰臥位,經腹部及背部多節段掃描獲得所需典型斷面,并打印,經CT、磁共振成像(MRI)證實診斷結果,對兩組手術病理結果進行分析來得出鑒別結果。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病灶位置(腎盂、腎盞、腎實質)及病灶形態(點狀,團塊狀,斑點狀和弧形光帶)。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病灶位置比較 腎結石組患者病灶位于腎盂、腎盞占比均高于腎鈣乳癥組,病灶位于腎實質占比低于腎鈣乳癥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病灶位置比較[n(%)]
2.2 兩組患者病灶形態比較 腎結石組患者病灶形態為團塊狀、弧形光帶占比均高于腎鈣乳癥組,為斑點狀、半月形占比均低于腎鈣乳癥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病灶形態為點狀占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病灶形態比較[n(%)]
腎結石是主要癥狀為背痛、血尿等常見的一種泌尿系統疾病,其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多數認為結石殘留在腎盂以及腎盞內,并伴腎積水囊腫或腎積水,可分為腎積水型和囊腫型。腎鈣乳癥是指腎盞憩室內含鈣微粒組成混懸液,實際上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尿石癥,其形成與炎癥和梗阻有關[3]。囊型腎鈣乳由于濃縮液在囊中滯留時間長并伴有細菌存在,引起炎癥形成。草酸鈣、磷酸鈣和胱氨酸等是腎結石的主要化學成分,且最常見的化學成分是草酸鈣。腎結石的病因復雜,目前的研究結論是由于尿路機械性梗阻和異物攝入導致局部感染、及外環境改變等,一旦形成腎結石要盡快發現并及時治療。長期拖延治療會導致尿路梗阻和腎積水等,嚴重影響腎功能。腎結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治療方法以超聲碎石術和經皮腎鏡碎石術為主,超聲碎石術和經皮腎鏡碎石術都有助于抑制腎結石的惡化來減輕和控制病情。腎結石的聲像圖多見于腎盂和腎盞,腎盂和腎盞主要聲像圖為強回聲光團及其后伴聲影。由于結石石頭大小、組成和位置的不同,石頭回聲所形成的光也有差異。強光點通常由小石子形成且輕物質由中石子形成,光帶由大石子形成。小結石通常在腎盂和腎盞隨體位移動,而大結石通常是固定,腎積水常發生在腎盂或腎盞。腎臟作為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草酸的積累和營養代謝紊亂等因素可能導致腎結石,草酸的積累除了腎臟損傷還會導致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結石,增加患者的痛苦[4]。兩種疾病的癥狀和影像學特征相似,增加了診斷的難度。超聲是診斷上述疾病的常用方法。分析上述疾病的超聲圖像特征對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腎結石主要分布于腎盂、腎盞并少見腎實質結石。腎乳鈣癥一般分為腎實質囊腫型和腎盞積水型。本研究中的結石組病變多見于腎盞、腎盂,但不見于腎實質,腎鈣乳癥多見于腎實質,但不見于腎盂。臨床研究發現腎結石和腎乳鈣癥的病灶位置有顯著差異。腎結石的高發區和低發區依次為腎盞、腎盂,而非腎實質。腎乳鈣癥的高發區和低發區依次為腎實質、腎盞,而不是腎盂,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據文獻報道腎結石的超聲影像學特征主要是強回聲光團伴聲影,但會隨著腎結石的大小、組成和位置等方面發生改變,小石、中石的回聲分別形成光點、光團和光帶,光滑腎結石的回聲通常在背面顯示一層非特征性表面,不光滑的腎結石的回聲則呈現桑椹狀。體位變化時的小結石隨動,大結石不隨體位變化而移動。囊腫型腎鈣化多見于淤泥樣結石囊腫,超聲表現為強回聲或聲尾,所有部位的超聲圖像均呈半月狀或條狀強回聲。當患者改變體位時的囊腫暗區的最低點可以看到囊腫內重力方向沉積的強回聲,這與腎結石的回聲不同[5]。腎盂腎積水伴腎盂腎盞腎積水和腎盞下段引流不良,可發生在腎盂腎積水伴腎盂腎積水中。從本試驗可以看出,腎結石組患者病灶位于腎盂、腎盞占比37.5%、62.5%均高于腎鈣乳癥組的0、22.5%,病灶位于腎實質占比0 低于腎鈣乳癥組的7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腎結石組患者病灶形態為團塊狀、弧形光帶占比均高于腎鈣乳癥組,為斑點狀、半月形占比均低于腎鈣乳癥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病灶形態為點狀占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腎結石與腎鈣乳癥患者采取超聲鑒別診斷的臨床效果較好,且腎結石與腎鈣乳癥的超聲影像特點差異明顯,故對腎結石與腎鈣乳癥患者應使用超聲鑒別診斷進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