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珍和



【摘要】 玩積木,可以幫助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力、想象力、專注力、科學思維、數理思維、創造性思維、人際智能的提高和發展。在現今玩具充足的世界里,大部分家長雖了解積木的表面價值,但卻忽略了潛在的價值。在與幼兒們一起玩積木的這些年里,筆者發現在積木拼湊活動能夠很好地發展提高幼兒的數學能力。
【關鍵詞】積木建構;幼兒;數學能力
積木建構在幼兒的生活中占有很大部分,它的價值是不容忽視的!各種各樣的積木充滿了幼兒的世界。在積木世界,大多數幼兒是純玩,家長的要求也低,不吵就好。作為教師,在幼兒的積木世界里,有喜人的發現。
當下幼兒們的日常游戲活動中,積木建構游戲是陪伴幼兒成長的一部分。在幼兒們的生活中占有很大部分,價值也是相當高的。比如,玩積木,可以幫助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力、想象力、專注力、科學思維、數理思維、創造性思維、人際智能等等的提高和發展。吵吵鬧鬧的幼兒只要有份合適的積木玩具,他可以玩上最少20—30分鐘以上時間,所以各種各樣玩具的各種功能充滿了幼兒的世界。大多數家長只了解積木的表面價值,忽略了潛在的價值。其實,在幼兒玩玩具時,隱藏著大量的學習品質。不吵鬧是幼兒對玩具的熱愛和拼湊積木時的專注性。另外還有:手眼協調、手部小肌肉發展良好,想象創造、空間數理思維等。
幼兒園孩子的日常學習活動,很大程度上來說,都是為了入學做準備。比如,數數、計算、寫字、認字、說話、畫畫等等。在日常的活動中,都會加入一些學習能力和方法的入學準備。在與幼兒們一起拼湊積木的這些年里,筆者發現積木拼湊是能夠很好地發展和提高幼兒各方面的數學能力。
一、數量能力發展和提高
在平時的積木建構活動中,玩具的種類和數量都很多。如果沒有要求,幼兒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拿。為了讓幼兒熟練掌握點數取物,筆者會在幼兒們拿玩具進行拼湊前給他們提一些要求,也就是說,拿玩具也是有目的的。比如,在拼眼鏡時,筆者會讓幼兒們根據自己的分類點數的數量進行按數取物。幼兒們先手口一致地點數圖片中造型的各類積木(圖1),然后在對應的地方進行記錄,接著驗證自己的點數,最后才根據自己的記錄紙去按數取積木。點數的方法有很多,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有的幼兒會用筆在點過的地方做上標記;有的幼兒會將造型分部分數;有的幼兒雙手一起數。取積木時,一個個數、兩兩數、五五數加入到幼兒的取物過程中。不單提高了數數能力,還掌握了數數的方法。特別是對環狀或圓形的物品的點數,幫助非常大。此外,專注性和耐心、細致都得到提高和發展。數量、記錄、方向等能力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和提高。
二、對長度、高度感受能力發展
在創造活動中,幼兒們熱衷將積木無限拼長或拼高。記得有一次,我們拼吊臂車時,大部分幼兒都將重點放在吊臂的長度上,筆者靈機一動,就提了個要求,吊臂不用長過自己的手臂(圖2)。有一個幼兒問筆者:“老師,我的手有多長?”筆者故意說:“我不知道,你可以想想辦法?!迸赃叺挠變赫f:“老師,可以拿吊臂和自己的手比一下。”其他幼兒聽了,馬上說:“是的?!惫P者說了句:“可以試試?!庇變簜兗娂娚斐鲎约旱氖直蹃砹孔约旱淖髌?,不斷地說:“要對齊的?!庇心闷鹱髌贩旁谑直凵媳容^的,有伸臂躺在積木旁邊量的,還有站得直直,讓同伴幫忙比……長了減、短了加。筆者問道:“你的手臂到底多長?”幼兒們回應:“老師,來數我的吊臂積木就知道了?!惫P者“哦”了一聲,又問道:“是拼起來的還是沒拼的?”幼兒們告訴筆者:“是拼起來的,沒拼的就不對了,會太長。”過后不久,我們有次集體拼搭活動“長城”,每個人拼一截,然后連接起來,變成“萬里長城”。幼兒們問:“老師,每個人拼多長?”筆者假裝抓抓頭說:“這倒是個問題,你們都什么想法嗎?”有的幼兒說:“老師,你說個數,我們按照數來拿積木拼?!币灿械恼f:“老師,我們就拼和自己的腳(腿)一樣長的吧,連起來應該會很長?!弊詈螅覀冞x了第二個提議。幼兒們熱火朝天地拼作品,還不斷地伸出腿來比較,一副嚴謹的樣子,特別可愛。測量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幼兒們在這里學習了用身體、用積木來測量長度。這是一種自然測量的方法,幼兒們從手臂測量,到用腿測量,這是一種經驗的遷移,從中可以看出幼兒“知識遷移”的能力。
三、排序的學習鞏固
排序是數學中一項很重要的學習,在積木拼湊中,加了顏色的排序會讓幼兒的作品更加和諧、生動。如,在拼搭樓房時,每個幼兒的積木數量都是一樣的,方法也是一樣的,怎樣讓自己的作品更加生動有趣?幼兒們就從顏色排序上入手。幼兒得到啟示,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拼湊自己的“樓房”。剛開始時,幼兒們的作品顏色基本上ABCABC式和AABBAABB式的。一層就一個顏色,較為單一。筆者又提出了新要求,再做一個不一樣顏色排序的樓房,嘗試一下能否用兩種色的積木拼湊。幼兒們重新選取積木開始嘗試。最后,出來的作品是非?!翱上病钡?,“一棟棟”色彩明麗的樓房,豎立在一起,生動而有趣。
四、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提高
數學綜合能力是對已有的數學知識和能力進行內化、運用的能力。幼兒都很有個性和想法,經常想自己設計和創造。有一次,拼湊房子(圖3)。幼兒們先畫圖設計,并預計積木的種類和數量,接著按預計數取積木拼湊,最后是比較造型與設計圖,修正自己的圖紙。“初生牛犢不怕虎”,從幼兒們的設計圖紙上可以發現,圖形是對稱的,但是預計的積木數量卻不是什么數字都有。在筆者看來,圖中房子設計是不合理的。但筆者沒有讓他們停下來,只是在一旁看。漸漸地,筆者發現,幼兒們在積木拼湊的過程中不斷地在嘗試各種方法,不斷地調整自己的造型,最后達到理想中的合格造型。筆者問:“你用了多少積木呢?”幼兒們拿著自己的房子造型進行點數積木數量,點完后,幼兒們看著自己的圖紙都笑了。筆者讓他們進行修正,他們告訴筆者:“老師,我發現房子左邊和右邊的積木數量是一樣的?!惫P者又問:“為什么會這樣?”幼兒們也說出了自己“試錯”后的觀點,還提出,要注意對稱,而且不能寫太多積木,不然拼不完。幼兒們樂于嘗試、敢于試錯,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得到了啟示。
積木建構游戲能夠給幼兒帶來快樂的同時,還能夠從中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對他們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在我們的日常積木活動開展中,可以有意識地讓幼兒帶著一些目標進行造型拼湊,如,數學方面、語言方面、科學方面、游戲方面等等,堅持下來,就會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娟.幼兒家庭玩具選擇與使用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山東濟寧市在園幼兒家庭為例[D].西南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