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梨
【摘要】反思能力顯示了兒童通過吸取、思考、運用知識和信息進行未來行為和學習的能力,是學前教育階段良好的學習品質,其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總結,淺析積木建構游戲中作品評價環節教師通過鼓勵式、問題引導式及欣賞式的作品評價策略提升幼兒的反思能力。
【關鍵詞】積木建構游戲;作品評價;反思能力
建構游戲課程:讓幼兒獲得“主動學習”的“關鍵經驗”,教師的角色是:為幼兒創設能夠激發他們探索、想象、表現、表達、交流、合作等豐富的游戲環境,支持、引導、擴展幼兒在游戲中的經驗建構。游戲結束后的討論,主要是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今天游戲中獲得的新經驗,或者討論游戲中發現了但尚未得到解決的問題,既能幫助幼兒提升新經驗,同時也為下次的建構提出了新挑戰。在積木建構活動作品評價環節,筆者通過鼓勵式、問題引導式及欣賞式的作品評價策略,經過實踐活動證明,能有效提升幼兒的反思能力,有效促進幼兒大膽表達,善于表達,且極大提高幼兒的建構水平與學習能力。
一、作品評價環節,教師以鼓勵式提高幼兒的反思能力
積木建構活動結束后,在每一次作品小結評價這個環節中,筆者都積極鼓勵每個幼兒自己嘗試介紹自己的作品,教師通過鼓勵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方式,幼兒在介紹作品之前,必將認真審視自己的作品,從引導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思考、總結和反思,實現提升幼兒反思的能力,教師合適的評價既是鼓勵,在幼兒介紹各自作品后,教師帶著鼓勵式的口吻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引導幼兒更加客觀地認識自己的作品這也就是所謂的反思能力,幼兒有了反思,就會在教師的啟發和鼓勵下,進一步拓展建構思路,建構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二、作品評價環節,教師以問題引導式提高幼兒的反思能力
所謂問題引導式就是在作品評價環節,幼兒受年齡的限制,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邏輯有所欠缺,不能全面客觀地對自己的作品闡述何評價。這時候就需要教師拋出引導式的問題,給予幼兒進行提前審視及反思自己作品的評價思路和方向,從而學習闡述評價自己的作品。例如,在搭建《中國館》活動中,筆者是這樣引導幼兒自己介紹自己的作品的:分享一下你搭建的中國館有什么特別之處?幼兒輪流介紹自己所建的作品,并說明自己的作品獨特之處和作用。當然,剛剛開始時,小朋友講述的的語言不完整,對自己的作品也介紹也欠完整,于是,筆者幫幼兒列出講述的思路:(1)闡述自己作品的名字;(2)作品有什么功能;(3)在搭建該作品時運用了哪些材料、什么搭建方法?通過這一些引導式的問題,引導幼兒按照這種思維模式進行反思審視自己的作品。經實踐,通過問題引導式的作品評價策略,幼兒反思思維能力大大提高,同時幼兒講述、介紹作品的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通過自我介紹這個環節,幼兒把所想所做的東西用語言能夠清晰表達出來,講述的條理性、連貫性、邏輯性十分強,這也顯示幼兒反思能力的增強。
三、作品互評環節,教師以欣賞式提高幼兒的反思能力
賞式評價方式是讓小朋友之間進行互評的方法。“你覺得他搭建的作品怎么樣”“你比較喜歡什么地方?”“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幼兒通過互相發問,互相對答,從而培養幼兒的傾聽、解釋、辯論的能力,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品質。
正如搭建《中國館》活動中利用了同伴間的欣賞式評價方法:你覺得蘭蘭建的中國館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要評價就要細心觀察別人的作品,對別人的作品進行認真分析;從而欣賞到別人的作品跟自己的不同,給自己獲得一些啟發;例如,某些小朋友說到別人的作品在顏色方面比較協調、而且搭配起來很有規律;能利用對稱搭建的方法。這樣就可以讓幼兒自覺吸取別人的好的方法,給自己以后的建構活動提供一些方法。
四、作品互評環節,教師以質疑式提升幼兒的反思能力
作品互評環節,教師采用大膽質疑與辯解的方式,引導幼兒在互相發問,質疑,解釋的過程中,給幼兒創設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動腦的機會;通過讓幼兒發問,培養好學好問、對不明白的地方能大膽地提出來,進行了解探究的好習慣,增強幼兒更加深入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互評環節,幼兒發現問題時候,教師還需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質疑。通過質疑式的評價方式,引導幼兒在質疑與辯解中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以促進幼兒建構水平的提升。在一次搭建《中國館》的活動接近尾聲時候,幼兒們圍著自己的作品,一邊欣賞一邊議論,筆者聽到小晨問小熙:“為什么你的中國館的館身都是用黃色的積木建造的?”小熙說:“我搭建是晚上的中國館,在晚上,中國館的燈光都打開了,亮著光,遠看起來像金色的,所以我用了黃色來搭建。”這時,另外一邊的小朋友又在談論:“中國館頂部建有小花園,哪我們怎么上去?”有的說:“建一個樓梯。”有的說:“在里面建一個電梯,通到樓頂。”小朋友又進行著一輪熱烈的議論。幼兒們也是通過互評質疑與辯解中,進行反思、分析,發現彼此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調整和改善一次提高自己的建構能力,推動學習的發展。
評價環節是引導幼兒提升游戲水平的重要環節。除了引導幼兒開展積極的討論和反思,老師也要從活動目標的角度引導幼兒思考,并針對目標的實現程度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例如,可以引導幼兒針對游戲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思考。其次,教師也可以做出有效的點評。例如,教師向幼兒分享建構技能,幫助幼兒總結建構經驗,提升建構水平;教師的點評可以從幼兒學習的學習品質(專注、堅持完成作品,大膽創造等)、作品建構的創意、美觀、方法的利用等來評價,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可使評價較好地達到既定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 3—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S].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03.
[2]楊梅,曾桂芬.自主、探索、合作——幼兒園區域創設及活動開展實踐方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