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瓊
抑郁被稱為一種“精神感冒”,大多表現為情感上的精神病態,以自我體會中心的抑郁情緒組或狀態的臨床癥狀。2020年,深圳的中小學生抑郁狀態的出現遠遠高于往年,抑郁傾向的趨勢增加,學校輔導中也出現越來越多的抑郁學生。因此,幫助抑郁的學生良好度過抑郁階段,盡快調整自身狀態,適應學校生活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查閱文獻資料和實際對抑郁狀態學生的輔導,學生抑郁的輔導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大方面。
一、藥物治療是保障
抑郁的主要表現包括晨重夜輕、對事情興趣低、持續兩周以上情緒低落等,往往伴隨著明顯的生物學癥狀,如,失眠、食欲下降、體重驟降等。抑郁癥會從生理層次影響到我們軀體最重要的器官——大腦,使得腦內的神經遞質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生化代謝異常,因此,要注重藥物的使用原則:盡量保證藥物在足夠劑量、能夠全病程治療,堅持按時吃藥。
抑郁癥的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對所有事情的興趣下降,而生理上體現為多巴胺的減少,從而使得患者對所有事情的發生并沒有興奮感。從醫學臨床上來說,抗抑郁藥物對抑郁的學生幫助十分明顯,特別是睡眠調整、抑郁心境效果顯著。按時吃藥,會減緩病患的疾病的消極影響和發病頻率,讓其相對容易入睡,調整自己的睡眠狀態和身心狀態,更有助于疾病的恢復。所以,通過藥物的刺激來增加多巴胺的分泌,讓患者能感受到情緒方面的快樂,為疾病的康復打好基礎。
二、心理輔導是補充
對于輕度抑郁的學生來說,共情、接納、無條件積極關注的心理咨詢或者心理輔導,是幫助其快速走出來的有效途徑之一。
抑郁學生的特質一般是不主動和他人溝通,性格偏內向,發生事情喜歡容易崩潰等性格,容易自責,有完美主義傾向從而影響事情的完成度等。因此,對于抑郁的學生,一方面需要接納和共情,理解他的遭遇和難處,一方面,需要改善其一定的錯誤認知。其中核心是改善抑郁學生的負性思維方式,如認為自己有缺陷,認為自己的現實生活是灰色的,對未來毫無希望,過度概括,過分自責等。心理輔導主要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個體咨詢
抑郁特質的學生,需要一個地方傾訴自己的內心世界,也需要一個人傾聽自己的想法,特別是對自己的無條件接納,不論自己是好是壞,因此,持續性的個體咨詢是能有效幫助抑郁的學生改善的。個體咨詢的保密性,也是學生愿意傾訴的前提條件;個體咨詢的共情,能給學生帶來良好的情緒呼應,增加其與現實社會的積極體驗;個體咨詢的無條件接納,更是學生能夠暢所欲言的絕佳氛圍。因此,個體咨詢能有效地幫助抑郁的學生更好地度過困難時光。西南大學張倩的博士學位論文《學校心理輔導的效果評價研究》中指出,個體心理輔導對攻擊、注意分散和抑郁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因此,個體心理輔導是幫助抑郁學生改善的有效途徑。
2.團體輔導
團體輔導過程中形成的同質群體,在積極引導的情況下,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積極面對抑郁,學生能夠意識到,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這樣不會把自己特殊對待,更好地理解抑郁帶來的各種影響因素。上海師范大學董瑩瑩的碩士學位論文《抑郁狀態下初中生的自我接納和干預研究》中提出,用以自我接納為主題的團體輔導對高抑郁體驗的學生進行干預,就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自我接納水平,有效降低被試的抑郁體驗強度,從而有助于其心理健康。
斯上雯、林瀟驍等人的論文《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對小學生抑郁癥狀的干預效果》中提到積極心理學干預能預防小學生抑郁癥狀,優勢使用對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干預抑郁癥狀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它是積極心理學干預的特異性有效成分。由此可見,不同性質主題的團體輔導形式可以從各個方面幫助抑郁學生獲得改善,是一個非常有效且影響很大的途徑。
三、家庭氛圍是基石
在現實生活中,家庭對學生成長非常重要,家庭是兒童成長的搖籃。已經有很多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最重要的條件。
1.抑郁型人格的形成和家庭息息相關
抑郁學生一般傾向于有抑郁型人格,而抑郁型人格會具備悲觀思維、情緒憂郁、低自尊。抑郁者的反應方式是一種適應性反應方式,他們的低自尊也是后天習得的,如果早期經驗中,學生經常被忽視或者被強調必須做到多好,他就會習得自己如果沒有做好,說明自己不夠好、過分自責、災難化思考等類似這樣的信念和行為。
因此,當親子之間的關系獲得改善,家長和學生之間達成和解,將會對抑郁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有效幫助抑郁學生度過艱難時刻,從而為后來學生克服抑郁、勇敢面對生活問題打下基礎。
2.良好家庭氛圍促進學生好轉
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學生好轉的主要影響因素,就如同學生在外面沖鋒陷陣,家庭就是學生的堅實后方。當學生出現抑郁狀態時,輕松愉悅的氛圍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度過痛苦的時段。在所有的真實案例中,學生抑郁時,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就是學生的家庭。因此,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家長進行詳細的溝通,計劃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度過關鍵期,是需要努力進行的。當家長和學生的關系得到有效改善,學生和家長之間能夠有效溝通,學生的大后方能夠變得安穩和堅實,學生才能更好地面對和處理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
良好的家庭氛圍,能夠給學生帶來積極影響。在面對抑郁問題時,家長需要做到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狀態,并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關注學生的身心狀態變化,當學生發病時,能夠穩住自己的心態,陪伴學生,和他一起度過不開心的時刻,這是對學生最大的幫助。
四、學校教育是延伸
對于學生來說,最重要任務之一是學校生活,通過學校教育獲得一定的知識與能力,而對抑郁學生而言,學校教育也是幫助其緩解抑郁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
1.幫助學生遠離不良信息源
抑郁學生的明顯表現為特別關注自己內心世界的抑郁狀態,可能會通過網絡、和別人述說等各種方式偷偷了解抑郁的表現形式,但由于青少年的認知發展有待進一步加強,好奇心強烈,缺乏對專業知識的判斷,容易受同齡人的誤導,再加上不愿意和家長、老師、甚至躲避專業人員的溝通,從而開始自我懷疑。而不科學的知識了解,會讓學生對號入座,越來越多地表現為抑郁的各種癥狀,最終強化這一類的行為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因此,學校教育環境中,能讓學生減少接觸手機網絡的接觸,從而幫助學生遠離網絡上的不良信息源,更好地調整自己。
2.緩解親子關系
抑郁學生的狀態和行為表現持續時間比較長,照顧抑郁學生會花費照顧者很大的心思,如隨時面對抑郁學生發病時的狀態及24小時預防其傷害自己,同時要保障抑郁學生房間沒有可以傷害自己的器具,甚至有些家長會為了照顧孩子而辭掉工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人和抑郁學生之間的沖突很多,容易產生隔閡,而抑郁學生會更多地關注消極信息,從而變得更加惡性循環。抑郁學生正常地接受學校教育,可以減少和家長之間的沖突時刻,同時給家長喘息機會。
3.同伴關系的幫助
學校環境也是學生培養自己和同學之間相處關系的場所,因此,抑郁學生如果能在學校獲得一定的幫助或者小成就,就會很好地提高自己的自尊,從而度過抑郁時光。
一方面,在教師和同學的關懷下,抑郁學生會感受到自己被重視和關心,溫暖的團隊氛圍會讓抑郁學生充滿力量面對自己的問題,而同學的幫忙能更及時地幫助抑郁學生,保障該生的安全。另一方面,抑郁學生通過與同學溝通交往,能學習如何去應對社交,好的社交氛圍和社交行為,會讓抑郁學生獲得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特別是團隊活動中的小任務,設置些簡單易做的事情,成功完成會讓抑郁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和重視的。
總而言之,在幫助抑郁學生的過程中,輔導方法多種多樣,既可以通過就醫進行專門針對性的藥物治療;也可以改善家庭氛圍,讓抑郁學生輕松面對;還可以通過心理咨詢,采用認知療法、短焦、敘事等各種咨詢方法幫助抑郁學生改變消極認知,形成發展性的、積極的認知;也可以利用學校教育資源,擴大抑郁學生的知覺和人際關系……多種方式結合,多種途徑探索,多個資源使用,才能更好、更快速地幫助抑郁學生調整自己的狀態,度過抑郁時光,并有勇氣面對以后的現實生活,不斷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