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
職業院校育人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職業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培養學生理想信念的主渠道,也是所有學生的必修課。因此,職業院校應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不斷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教材中,使學生在學習中深刻領悟這些知識點。文章以煙臺黃金職業學院珠寶系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為例,探索適合本專業發展的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方案。
一、課程思政開展的背景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分析
傳統的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都通過思想政治課程課堂教學開展,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等一系列單一課程。加之思政課程內容枯燥乏味且很難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久而久之,對學生思政教育就難以實現既定目標。因此,與學生專業相關的“課程思政”被提出來。目前,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仍處于探索階段,專業課程如何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仍缺乏系統的具體實施方案。
(二)專業課程現狀分析
職業院校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授課內容仍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素質為主,往往忽視教書育人中“育人”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出“立德樹人”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黨和國家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教育工作者應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因此,職業院校的專業課教師在教會學生工作的技能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之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人才,真正做到教書和育人有效結合。但大部分專業課教師因長期從事專業領域的教學研究,從而欠缺對思政教學方法和理念的研究,因此在將專業課程與思政教學相結合的課程設計上難以找到合適的結合點,出現內容處理過于生硬、學生也不易接受的情況。
二、教育對象特點分析
以煙臺黃金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為例,該專業學生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學習自覺性較差,政治理論素養不高,思政觀念較為淡薄,對思政理論課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容易產生逆反情緒。該專業學生有一半是藝術生身份入校,其思想活躍、富有創新精神,并且動手能力比較強、喜歡進行實踐操作。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大量網絡信息充斥學生的日常生活,一些負面信息無形中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此年齡段的學生缺乏甄別和選擇的能力,這就需要政治立場堅定的教師對其進行引導,幫助他們在面對網絡輿情和社會熱點問題時能夠正確辨別是非,樹立遠大理想。
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育人之本,莫如鑄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新形勢,職業院校實行課程思政改革已刻不容緩。
本文以煙臺黃金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專業CorelDRAW軟件應用課程為例,在借鑒和總結已有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成果的基礎上,探索適合本專業發展的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方案。
三、對專業課程思政改革的探索
多數職業院校專業課程的設置都以實用為主,而其獨特的育人優勢往往被忽視,久而久之,專業課程缺乏育人,而思政課程教學又沒有專業層面的支撐,缺乏協作,達不到育人效果。因此,專業課承擔起育人功能對思政教育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根據首飾設計與工藝專業的特點,以專業技能知識為載體開展育人工作,根據本課程的特點,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能夠進行思政教育的元素,有效實施專業課程思政,落實專業教師育人職責。
(一)提高專業課教師的育人意識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因此,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教師首先要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方針、政策及不同學段學生對于思政理論的需求及其接受程度;其次,還要結合專業知識,使專業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形成協同效應。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只有專業課教師自身樹立起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堅定的政治立場,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做到為人師表,為學生樹立有信仰、有理想、有擔當、有情懷的榜樣。
(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1.結合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對于現今思想活躍的“00后”來說,其愿意接受新事物,嘗試新的挑戰,而古板單調的理論灌輸教育顯然行不通。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施應融教育于無形,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不是生硬地說教和灌輸,應當本著因材施教、教書育人的原則,針對當代學生的思想特點,設計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計劃,避免抽象、空洞、脫離實際生活的思政內容。例如,教師講解曲線工具的使用時,可選擇當下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進行繪制。
2.調整授課方式
因軟件課程本身枯燥無趣,需專業課教師從講授的方式、方法上轉變思路,提高學生對專業思政課程的興趣,采用“滲透”而不是“灌輸”的教育方式,寓教于樂,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自覺地接受教育。
專業課程的教學應從學生的求知需求出發,尊重學生的特性與個體差異,遵循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手段,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師可通過運用互聯網資源播放相關影像資料、網絡課程,引用當下的流行元素等手段將思政內容融入課堂中;同時,教師可采用情景模擬、鼓勵學生互動交流、寫觀后感想、鮮活生動的案例等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講解藝術設計專業課文本工具案例的課堂上,教師不是直接指出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而是將收集到的學生印章作業進行集中展示,讓學生尋找每一個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方案。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查找別人問題的同時又能檢驗自己是否已正確掌握了這一知識點,是否能夠避免相同的問題出現。
3.結合專業課程特點,挖掘思政元素
藝術設計專業課的課程設計大多都與職業、崗位對應的具體工作直接相關。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了解不同時期的設計風格的同時,可將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內涵融入設計之中,讓學生不僅強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了解中國的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內涵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引導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同時,教師還可增加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方面的教育內容,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自覺遵守與設計相關的法律法規、遵守企業規范,進一步提升學生愛崗敬業、專注求精、敢于創新的工匠精神。例如,在課程初期,教師應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規范操作,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強化其事業心、責任心,促使其提前適應崗位需求,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人才。
四、結語
專業課教師應充分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性,然后根據專業課自身的特點,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和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將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不僅能夠突出專業知識的講授,也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課程思政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將專業課與思政內容相結合的方式,對專業課教師的專業能力、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的同時,要增強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時事政治敏感度,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余江濤,王文起,徐晏清.專業教師實踐“課程思政”的邏輯及其要領——以理工科課程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64-66.
[2]李立蛟.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實踐探究[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2):199,228.
[3]欒世杰,潘杰,李森.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學中的“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上海包裝,2019(10):57-59.
[4]陳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探索——以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5):104-106.
[5]汪偉.高職專業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C].香港新世紀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年國際科技創新與教育發展學術會議論文集.香港新世紀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香港新世紀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255-256.
(作者單位 煙臺黃金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