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獻鈞
摘 要:近年來,供應鏈金融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在深入研究供應鏈金融傳統模式及其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貢獻和局限性的基礎上,提出深化銀行與核心企業的合作,搭建供應鏈融資擔保平臺,創新并購融資、資產回購三項供應鏈金融新模式,從融資主導、運作優勢、信息掌控、適用對象以及法律環境等方面對這三種模式進行了比較分析;最后提出了供應鏈金融在新需求下的創新模式。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中小企業;融資
一、供應鏈金融概述
供應鏈金融是指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平臺)對供應鏈內部的交易結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引入核心企業、第三方企業(如物流公司)等新的風險控制變量,對供應鏈的不同節點提供封閉的授信及其他結算、理財 等綜合金融服務。
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階段
供應鏈金融在國內的發展共經歷了四個階段:(一)傳統的第一階段,即核心企業以自身信用為擔保幫助供應鏈企業向銀行融資;(二)供應鏈金融的第二階段,即商業銀行通過和核心企業系統對接從而掌握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真實信息,為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貸款;(三)供應鏈金融的第三階段時代是電商供應鏈金融時代,各大電商平臺基于平臺自身的真實交易數據為平臺上的個人和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四)供應鏈金融的第四階段是供應鏈金融和互聯網+結合的時代,它充分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優勢控制風險和對接資金。從供應鏈金融是否服務于單一供應鏈,分為封閉的和開放的金融生態圈。
三、供應鏈金融現有模式的貢獻與局限性
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主要分為國際與國內兩大種類。國內供應鏈金融模式主要包括融通保兌倉融資模,倉融資模式,以及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并且都離不開第三方物流的參與,以物流控制商品的物權。國際供應鏈金融主要以網絡平臺與票據結合的模式。
1、供應鏈金融現有模式的有利影響
(1)對于供應鏈上的企業的意義
一是對中小企業的作用。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上處于從屬地位,他們經常會遇到資金短缺的現象,但是自身的信用等級不高,不能從銀行借到錢。而供應鏈金融以整個供應鏈作為評價,突破了對單個企業的限制,有利于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增強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二是核心企業可以把倉儲、運輸、庫存管理等環節交給物流公司,自己專注于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在銀行資本的幫助下,整條供應鏈得到了健康的發展。
(2)供應鏈金融對銀行的作用
一是供應鏈上大多存在一個核心企業,圍繞這個核心企業有眾多的中小型供應商和經銷商。眾多的中小企業會改變銀行以大客戶為主的客戶結構,降低客戶的集中度,分散風險。二是供應鏈金融以真實的貿易背景為依托,銀行把動產的監管工作外包給物流企業可以轉移風險,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潤。三是可以銀行可以開展多種業務,滿足企業對金融產品多樣話的需求,加快銀行金融創新的步伐,提升銀行的競爭力。四是吸引中小企業到銀行辦理結算業務,實現供應鏈上的資金流動的內部循環,從而帶動相關業務的發展。
(3)供應鏈金融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作用
物流企業通過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一方面可以密切與銀行和中小企業的關系,穩定原來的客戶促進新客戶的開發,增加利潤來源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物流企業可以以此為契機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務水平,更好的為客戶提供服務。
2、供應鏈金融現有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1)來自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風險
法律和風險主要有:一是由于法律自身的模糊性復雜性以及法律體系中本身存在的空白、沖突。一旦發生糾紛銀行和物流企業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有效的保護。二是法律的執行和政策的風險。通過法律程序解決法律糾紛,費時費力無形中增加了供應鏈金融的成本。
(2)來自企業的風險
一是來自核心企業的風險,核心企業的信用風險往往會被擴大10%~20%作用,由于供應鏈上的企業存在著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問題,一旦核心企業出現了問題,整個供應鏈就會面臨很大的問題。二是中小企業的風險,中小企業的財務制度不健全,企業的透明度不高,銀行不易監管企業的經營狀況。
(3)來自銀行內部的操作風險
一是銀行是供應鏈金融的主要設計者業務流程設計的不合理是供應鏈金融的主要風險之一。二是銀行要防止內部人員的作弊、欺詐等主觀行為造成的風險和也有銀行從業人員能力不匹配、操縱失誤給銀行造成的風險;其可以導致非系統風險。
(4)來自物流企業的風險
要防范物流企業從業人員,開出無實物抵押的票據或者入庫憑證。此外由于在商品質押的監管上由于存在,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對稱和信息的滯后導致銀行在質押品的監管上存在風險。
(5)信息傳遞的風險
供應鏈上的上下游企業其實是一個松散的企業聯盟,每個企業在面臨選擇時會首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把整個供應鏈的利益放在首位。可能會出現為了自身利益侵害整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利益的行為。
四、供應鏈金融在新需求下的創新模式
通過分析供應鏈金融傳統模式在現實意義的貢獻和局限性可以發現,供應鏈金融在中小企業融資領域成功的關鍵在于商業銀行借助核心企業的信息和信用控制中小企業融資風險、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
1、深化銀行與核心企業的合作,搭建供應鏈融資擔保平臺
銀行要進一步加強與公司治理結構優秀、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和市場主導地位、現金流充裕、信息披露透明以及具備行業龍頭特質的核心企業的合作深度,充分利用核心企業在供應鏈中的信息優勢和主導地位,依托核心企業的信用,搭建供應鏈融資擔保平臺,使銀行降低融資風險、優化融資結構;使核心企業將信息、信用資源轉化為利潤,同時,借助銀行資金實現供應鏈的優化組合;使供應鏈上的優勢中小企業脫穎而出、快速發展。
2、依托核心企業供應鏈融資平臺,創新供應鏈融資模式
核心企業供應鏈融資平臺的搭建,不僅通過將信息和富余信用變現為擔保費的模式拓寬了核心企業的盈利渠道,而且使核心企業通過擔保獲得了整合優化產業鏈的資金,使核心企業通過擔保對象的選擇獲得了對銀行資金在產業鏈分配中的控制權,使核心企業在供應鏈融資中的地位變被動參與為主動控制,這就必然會創新出以下幾種新的供應鏈融資模式:
(1)訂單融資模式
訂單融資模式的流程是中小企業憑借核心企業的采購訂單,在核心企業的擔保下向銀行申請貸款。
(2)并購融資模式
并購融資模式的流程是供應鏈上的弱勢企業向核心企業提出組申請,在核心企業的擔保下,供應鏈上的優質企業向銀行借款收購供應鏈上弱勢企業。并購融資模式下中小優勢企業通過銀行融資實現了快速擴張,通過規模優勢降低了經營成本;核心企業借助銀行資金整合了供應鏈,使供應鏈的產品向具有成本、管理等優勢的企業集中
(3)資產回購模式
資產回購模式的流程是上下游中小企業申請將動產或不動產賣給銀行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購回。資產回購模式充分利用了核心企業對產業鏈資產估值優勢和保管優勢,大大拓寬了中小企業抵質押資產的范圍,使銀行規避了由于抵質押資產價格波動和估值誤差造成的損失。
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模式將解決銀行供應鏈風險集中度的管理問題,進一步降低銀行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將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和發展空間;將提升核心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促進核心企業對供應鏈的優化和整合。
參考文獻:
[1]胡躍飛、黃少卿.供應鏈金融背景、創新與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8):194-206.
[2]趙莉.供應鏈融資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效途徑[J].山東財經戰略研究,2008(08)
[3]供應鏈金融課題組.供應鏈金融—新經濟下的新金融[M].上海遠東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