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媛
摘要:播音創作,實現了語言、傳播創作、藝術創作、技術創作的整合,播音創作工作的開展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系統化的工程。在傳統的播音創作當中,需要依靠專業的技術能力,實現了新聞、藝術、知識、基礎技術等的整合。非理論要素在播音創造中的合理運用,能夠促使播音創作工作的開展更加的人性化,有助于增加了播音創造的美感和意境,從而促使播音創作更好的滿足當代人們的需求,推動其健康發展。本文主要對播音創作中的非理論要素進行探討和分析,希望對播音創作工作的有效開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播音創作;非理論要素;美感;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追求層次更多,文化需求更加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越來越旺盛。觀眾的審美水平、欣賞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對傳統的、呆板的播音主持產生視覺上的審美疲勞。在這一定程度上推動著播音創作的創新發展。非理論在播音創作中的合理運用,有助于突出顯現播音創作的個性和美感,能夠凸顯出播音創作的激情和意境,進而促使播音創作與相關的作品內涵有效的統一,吸引更多的觀眾的注意。
一、創作時代下的常規理論條件
當前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不斷的豐富,人們對于文化的追求、對于精神的追求層次更高,越來越重視滿足其個性化的需求與多元化的需求。這也推動著藝術發展,促使藝術風格的轉變與創新,推動著藝術創作的創新。人們的藝術的欣賞水平、藝術鑒賞能力在不斷的提高。傳統的比較模板化的、個性化和情感不突出的藝術創造風格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這類風格的作品要么在創新中得到發展,要么就被淘汰。
播音創作工作的開展,要想吸引觀眾的吸引力,需要準確的、充分的把握住時代背景下人們的欣賞品味、審美觀點、價值追求等,促使藝術作品和藝術風格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滿足當代人們的需求。因此,播音創造工作的開展,不僅需要豐富其語言藝術、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更重視的是突出顯現情感。重視個性美感的發展,展現播音創作的激情之美。實現播音創作的發展不是簡單的標新立異、刻意的與眾不同,更注重的是在把握觀眾需求的同時,要能夠增加點節目的底蘊,使播音創作與作品內涵和諧統一,抓住時代特征和文化追求、價值追求等,要能夠凸顯出意境。
二、非理論播音創作美感
不同的個性導向,也會影響到播音創作活動的開展,促使其展現出不同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非理論在播音創作當中的科學合理的運用,強調在原有的、傳統的藝術創作風格的基礎上更好的凸顯播音創作中的個性美、激情美、意境美,主要是審美個性的體現。
因此,在播音創作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需要科學合理的使用非理論元素,促使每一位主創人員、播音員、主持人形成自身的特色,將自己在生活和工作當中獨有的體驗和審美感受、個人感情、個人情緒、個人經驗等,科學合理的融入到播音創作活動和作品當中,形成鮮明的創作個性和播音風格。也需要相關的人員在生活和工作的過程當中,在藝術實踐中不斷磨練和追求。要能夠準確的把握和分析時代的特征、觀眾的個性化需求、觀眾的價值需求等,促使創作出的作品、開展的活動更加的貼合觀眾的視覺、聽覺上的審美情趣和審美高度。
例如,《快樂大本營》之所以能夠在十幾年來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依靠的不僅是當紅的各路明星的加入,更重要的是其獨特的節目風格和主持人的主持風格,節目擁有很強的娛樂性,促使節目的個性化比較突出。近年來,隨著人們的文化需求的轉變,播音創作在把握這些變化特點的基礎上,也在不斷的進行創新。如各大衛視播放的大型明星綜藝真人秀節目,《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花兒與少年》等等,受到了很多的年輕人的追求和喜愛,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三、現代播音創作活動重要性
當今社會,人們處于比較快的生活節奏當中,在生活和工作的過程當中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下,在這時候就需要出現能夠舒緩人們的精神,滿足人們的精神娛樂的文化作品?,F代播音創作活動的開展,通過激情之美、意境之美等,很好的充當了這個角色。
現代很多的播音創作活動和作品中,突出顯現了激情之美,在這些活動和作品中具備較大的張力,在娛樂人們生活的同時,也體現出了一定的價值追求,體現著對迷茫內心的牽引力。例如,在現代很受人們喜歡的幾檔綜藝節目,如《快樂大本營》《向往的生活》《王牌對王牌》等,沒一期活動的開展,都有各自的主題。節目當中的互動充滿了笑料,娛樂和豐富人們的生活,促使人們在工作之余得到很好的放松?,F代很多的播音創作活動和作品中,突出顯現了意境之美,在這些活動和作品當中將作者的主觀情感、思想深度、審美情趣和客觀物境相互交融,飽含著對歷史、生活、自然等的感受和體驗,傳遞著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從而帶給人們的美的陶冶和享受。例如,央視幾年來成功的退出了幾檔文化類綜藝節目,如《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這些節目既不會使觀眾感到厭煩,而且還傳播和弘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現代播音創作活動的開展,具有很大的意義。在活動開展當中需要科學合理的借助個性美、激情美、意境美等,發揮出他們的優勢和特點,進而把作品所蘊含的內在價值和力量傳遞給觀眾,實現藝術創作的升華,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的轉變,播音創造也需要進行創新。播音創作工作的開展需要強調突出個性化,滿足當代人們個性化審美需求。但是,也不能過分的追求標新立異而放棄了所有的常識,對于以往的各種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非常實用的常規理論,也需要在當代發揮出他的作用與價值。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的使用非理論因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當代人們的審美變化、價值觀念和追求、精神文化追求上,滿足當代人們個性化的發展需求,確保播音創作的激情之美和意境之美,強化播音創作的底蘊和內涵,進而推動其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浩.播音創作中的非理論要素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01):196.
[2]孟少華.播音創作中的非理論要素[J].大眾文藝(理論)),2009(21):119.
[3]張頌.播音創作基礎[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