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梅
摘要:要想把學生帶入美的境界,必須引導學生走一條自覺自愿、持之以恒的實踐之路。審美實踐活動包括欣賞活動與創造活動兩個方面,美是無處不在的,校園、宿舍、大街、商店、公園都存在著美,幾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當作審美客體。但美不是一種實體的、具體的存在物,美是在具體的審美活動中獲得的,快樂體驗也只能在審美活動中才能獲得。因此,在實施美育的過程中,必須安排大量的欣賞活動,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審美活動當中,并從中獲得美的愉快感和享受。
關鍵詞:思維的積極性;思維的創造性;思維的集中性;聯想事物;體味美感
一、激發興趣,訓練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憑借具體形象地聯想進行的,雖然他們已經能夠運用某些概念進行判斷、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與具體形象聯系著。針對這個特點,在美術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
二、激發想象,訓練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兒童作畫開始時都是憑印象來畫,常常是別人怎么畫,他也照著畫,缺乏自己的獨立性.教師在課堂上要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采用“一問多思”“一題多種表現”等方法來教學。
三、引發聯想,培養學生思維的集中性
依據學生好奇、易興奮、好探求的心理特點,創設一些以趣生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手腦并用,視聽練結合起來,培養思維的集中性。
四、肯定創新,提高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成功的創新有三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即創新態度、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而這些因素的形成發展都離不開創新活動。在我們的美術課外小組活動中以提高審美素質為主線,提高造型能力為突破口,提高創造能力為出發點,從不把教師的主觀意志強加給學生,讓每個學生有個性、有特點、有專長,善于觀察,勇于表現,敢于標新立異,經常帶學生進行寫生,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分析、比較,動腦筋去思索怎樣進行繪畫創作,并教給他們各種繪畫技法。
參考文獻:
[1]秦愛玲.芻議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個性的培養[J].考試周刊,2009.
(作者單位:昆明市盤龍區新迎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