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越祥
摘要:課程思政是目前高等學校教師開展課程教學的新的指導方針和熱點。本文根據高職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的特點,從課程標準、教學設計、評價體系、教師提升等方面,對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的教學途徑和具體方法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課程思政;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
一、專業課課程思政的內涵與外延
專業課的課程思政,是要在講解專業課程和技術技能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其內涵有黨和國家意識,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堅持等家國情懷;有道德情操、健全人格、智力等個人品格。延伸目的就是教育學生責任與擔當、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這些都構成了思政元素。但是,價值觀的塑造和綜合素質的養成是一種長期效應,對于大學生成年人來說,自身的價值觀已經養成。對于高職教育來說,培養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目標下,課程思政在某些程度上應該更多關注職業道德素養和科學倫理,這些是學生的空白,是需要我們作為專業、課程和任課老師所傳授的。
二、重構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教師開展課程教學的指導文件。要在專業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首先需要重構課程標準,將課程思政的內容、方式方法、目的要求,詳細編入課程標準中。要解決專業技能知識與思政內涵兩條道的交叉融合問題。
三、重視教學設計
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實施要落到實處,首先要做好融入課程思政的課堂教學設計。對于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來說,可以在很多環節、很多專業內容的教學設計中,融入思政元素,思政元素的嵌入要盡可能隱性。
四、重構評價體系
“課程思政”要對評價體系進行重構。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實現是否有效,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分析。首先,評價主體設置多元化。其次,評價應側重于過程性評價。第三,評價結果不能只是個最終符號和成績,而是要運用于教師教學的改進和引導學生的發展,而非對學生進行定性判斷。
五、專業教師層面
專業教師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在專業知識技能的傳授上做到游刃有余,知識前沿、技術精湛、業務實踐經歷豐富、經驗感受頗深,并形成相關行業職業的道德約束、職業標準和工匠精神。
綜上所述,高職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發揮出課程思政的作用,需要根據每一門專業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學情,明確符合課程要求的思政目標,進而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制定評價方式;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升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做到有設計、有策略、有意識地實施課程思政,為有效發揮“課程思政”的功能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娜蓉.教學研究型大學發展性教學評價體系研究.《西安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3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