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麗 陳志凌
(1. 南華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1;2. 南華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1)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 。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臺”“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在微信時代,網絡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擁有前所未有的使用媒介的能力,迅速改變著網絡信息傳播生態、輿論格局和話語結構。可以說,我國正掀起了全民應用的火熱化浪潮。但與此同時,微信在傳播社會熱點事件中還存在大量的倫理失范問題,如惡意炒作、散布謠言、人肉搜索等。因此加強微信社會熱點事件傳播倫理建設,有效治理微信倫理失范現象和行為,凈化微信生態環境,維護網絡安全穩定,推動我國網絡強國戰略建設,不僅意義重大也迫在眉睫。

微信具有即時工具所有的傳播優勢和特征,同時又具有社會廣泛應用和熱議的功能,尤其是針對社會熱點事件,其微信群討論與分享、朋友圈發布與轉發等功能都使其傳播速度和廣度極大提升。首先,微信具有自 媒體特征,這是微信具有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在手機普及的時代,微信的使用數量和人群無限擴大,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微信有10億用戶注冊,但其實際使用人群遠遠達不到10億,其中不乏一人兩個、三個甚至多個微信號的注冊用戶。每個人都擁有了自己專屬的“麥克風”,可以隨時隨地的將自己關注的事情發布到網絡上,以求更大范圍的傳播。在微信平臺上,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言”,可以傳播自我信息或他人新聞等。其次,強人際關系性即朋友圈。眾所周知,微信好友是基于用戶自身的手機通訊錄,親人、朋友、同學與同事等現實生活中聯系最為密切的人構成了微信最基本的關系網絡,大家之間并不陌生,并且大多數都帶有相互關注的特性,雙方之間主要以“點對點”的溝通方為主,聯系也較其它社交媒體頻繁,微信的作用更像是讓用戶通過網絡聯絡自己的熟人和朋友,其強連接關系由此建立。最后,微信的隱私性。前面提到,盡管微信有其親密聯系性和公開性,但也有其私密性,因為微信自帶隱藏和屏蔽性,可以完全隱藏所有信息和身份,例如,在微信上,某條消息、鏈接分享到 QQ 空間、新浪/騰訊微博的按鈕默認的狀態都是關閉的;朋友圈中看到的好友的照片只能下載保存而無法直接分享;對對方發起語音/視頻聊天需要對方同意確認等。
微信的特征和傳播優勢,以及其帶來的全民信息和平臺互動效應,已經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接受,可以說微信使全民擁有“自由媒體”,實現了語言自由傳播的愿景。但同時又存在較多倫理失范問題和困境,給微信傳播和推廣,以及自媒體環境帶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影響到國家信息安全、經濟穩定、文化傳播等領域。微信傳播失范現象一方面是自我失范信息傳播,另一方面是不分辨信息真假轉載他人信息傳播。前者是失范信息的源頭,后者是失范信息的散布機,后者的傳播甚至有時決定的失范問題的嚴重程度。基本上失范現象可以分為危言聳聽類的謠言、偽科學類的謠言、求助類的謠言、公信力類的謠言等,其中危言聳聽類的謠言和偽科學類的謠言對我們健康生活影響很大,如非典時期的加碘鹽能防治、板藍根能治療等,還有最近的新冠疫情中諸如某某飲料能防治等均給人民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影響。而求助類的謠言不僅有損社會熱心人士的愛心,同時也影響了社會救助機制的良好運作。
微信在傳播社會熱點事件中存在著倫理失范問題是制約和影響其正常有序進行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制約社會經濟文化穩定和諧發展的重要原因。從長遠來看,必須要進行綜合性的治理和規范,以保障正常持續發展。首先,要加強教育宣傳,提升微信使用者的道德素養和網絡安全法規意識。從目前相當多的失范案例和現象來看,有多數微信使用者都存在無意識傳播,或者無法規安全知識的傳播行為,以為就是好玩或好奇的心態,并未意識相關信息的傳播可能引起的社會后果和危害。因此,加強宣傳教育,特別是網絡安全法規教育極其重要,讓微信使用者能夠知道基本的網絡法規,了解網絡傳播的基本要求及其違反法規的處罰,使他們知道傳播虛假網絡信息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同時還要提升他們的網絡信息分辨能力,讓網民信息傳播能力得以提升。其次,健全法律法規,為微信使用者及其管理者指明方向,同時規范相關使用者的行為以及法律制度。眾所周知,法規是規范和約束其領域的重要指向和標準,同時也是賦于使用者最大的權利和功能。最后,要加強行業標準和制定。微信作為自媒體行業的重要平臺,也是當前自媒體藝術傳播和發展的領頭羊,因此制定相應的行業標準極為重要,特別是針對于微信使用規范和標準。對于大多數使用者來說,微信僅是交流工具和平臺,同時也是一個網絡身份和代表。使用微信很多時候都缺乏行業意識和傳播風險概念,甚至存在無意識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那么制定并出臺行為規范就顯得非常必要。此外,還需要加強網絡技術應用,特別是信息治理技術和凈化技術。例如目前比較流行和應用范圍廣泛的反信息污染技術、信息過濾技術及數字簽名技術,均可以嘗試廣泛運用到微信技術平臺中。當前微信已經基本實現了實名制制度,但微信的申請和交易制度仍然有較大的漏洞,同時之前申請的非實名制也無法監管,如何進行實名制如支付寶一樣那其監管力度將大大提升。
微信作為當前大眾文化傳播、信息溝通及經濟共享的重要平臺,其巨大的社會、經濟、文化、信息等影響和作用已經達成了共識,對大眾的生活學習產生巨大影響,可以說無微信不生活。但作為新生事物,必然有諸多不夠完善的地方,如信息傳播的無序性、倫理失落現象等等,為此需要國家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法律的約束力和強大效力來規范每一位微信使用者的行為。同時也需要自媒體行為制定相關標準,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更為重要的是,需要每一位網民提升網絡使用的素養,做到虛假信息能辨、虛假信息不傳、非法信息舉報的自律自覺行為,才是微信發揮其巨大社會經濟文化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