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倩 譚婷婷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7)
在21世紀這個追逐夢想的年代“夢”字可謂星光閃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蘊含著“經濟富強,政治民主,社會和諧,文化繁榮”,這也是當代大學生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痹谶@些宏大民族夢想的背后“中國夢”也勾勒出老百姓溫馨幸福的美好生活愿景,比如“接受更好的教育,享有更加公平的機會就業,享受更可靠的社會保障,享有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等等”,“中國夢”正使每一個人更好地安居樂業,無論從國家還是個人的層面都告訴我們這是一個追逐夢想的年代!不管是牢騷滿腹的“憤青”還是胸懷夢想未能實現的“草根”,只要我們心中有夢未來就有無限精彩!
張錦成作為無數追逐夢想的踐行者之一,曾是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電氣自動化08級的一名學生,現就職于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他懷著刻苦專研的精神不斷創造奇跡,榮獲2018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廣西五一獎章”“廣西技能狀元”“玉柴集團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并帶著這份榮譽回校與母校師生分享成功的經驗。真正的踐行者,一定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用修行的價值觀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觀。
回想剛步入大學,張錦成作為一名大一的小新萌,接觸到的知識面有限,僅僅學習到發電、模電、發動機原理等基礎課程,為彌補自身能力的不足他進入了學校的電子科技協會,跟隨幾個有實力的學長學習技能。在此期間他連續兩年參加大學生電子設計等技能競賽。起初,由于自身掌握的知識不夠全面,他只拿到了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三等獎。牛頓說過:“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奮斗,是沒有不成功的”。于是他從最基礎的剝線起步,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在宿舍里自動控制方面的書籍堆滿了床頭,很多晚上他都是枕著書入睡,平時他會虛心勤懇地向學長和老師請教,不放過每一次提升自身技能的機會,每次機器出現故障,最先沖鋒上陣的就屬他了。課余時間,在別人用電腦打游戲的時候,他會用電腦做電子編程,在別人都忙著談戀愛的時候,他埋頭在機房做著各種實驗。隨之第二年,在老師的帶領下他終于榮獲廣西技能競賽的第一名。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的態度,而人生態度往往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剛進入玉柴工作時,張錦成是在鑄造車間熔化工段從事維修工作,熔化工段里有熔煉鐵水用的沖天爐,溫度非常高。每次在沖天爐下進行維修工作,結束后他像是被這極高的高溫做了一次免費的“汗蒸”,工作服都能擰出水來。有一次他和師傅們在沖天爐下維修設備,設備維修好走出車間后,一位師傅輕輕戳了一下他的安全帽,提醒他看看,當摘下安全帽時,他頓時有點蒙,原來自己的安全帽居然被1500℃的高溫鐵水烤變形了。艱苦的工作環境讓人怯步,但他深知,玉柴生產線的每個崗位都需要有人堅守,不能輕易退縮,不論多苦多累,都要咬緊牙堅持!不論工作環境多么惡劣,生活中遭到怎樣的失敗和打擊都阻擋不住他前進的腳步。正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練就了他頂尖的技藝,張錦成攻克智能設備運行等疑難問題,開展先進設備智能化改造,樹立了行業智能化技術設備改造標準,發揮了榜樣的作用。
一個人只有踏踏實實做好每件小事才具備做大事的能力,如果所有人認真負責地完成本職工作,整個社會的繁榮才有可能實現?!肮そ尘瘛笔且环N奉獻精神,我們的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因為我們的奉獻變得充實。張錦成認為,每一個人都是公司中的一份子,都應抱有“今天我以公司為榮,明天公司以我為榮”“我是公司中的一員,我應該對公司負責。”這樣的心態。所以,為了大局利益,為了自己,一定要摒棄“馬馬虎虎就可以”的想法。2017年,張錦成憑借著深厚的維修功底獲得“2017年中國技能大賽”的入場券。在接到參加比賽的通知時,他和他的隊員們錯過了賽前三個月的實地培訓,這次參加比賽的選手大多數是來自大學及大專院校的老師,論專業性也是不可比擬的。其他學校隊員得知玉柴的隊員剛來報道,調侃到:“你們來觀摩觀摩就罷了,見見場面,為明年的比賽做足準備吧?!泵鎸κ值恼{侃,他們沒有氣餒,想方設法在賽前給自己充足電……根據賽前分析,比賽的宗旨在于將現場的加工設備、供料系統和生產執行系統三者經過PLC樞紐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有條理的智能系統,從而實現只需在MES客戶端下達訂單,即可讓加工設備和供料系統有條不紊地生產產品。PLC的程序量龐大又復雜,稍有差池,這個系統的運作就會出現巨大的風險。為了盡可能避免風險,張錦成在賽前狂啃資料,在短短的13天時間就仔細鉆研了近千頁的資料。賽場上,經過三個小時奮戰,他打通了機器人與數控設備的通訊。最終憑借精湛的技能一舉榮獲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二等獎,成績位居全國各參賽單位前列,為廣大青年技術工人樹立了榜樣?!凹夹g不以年齡論高低,崇尚技藝,弘揚工匠精神,新時代職工大有可為。”他這樣說道。
在母校的交流會上,張錦成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工作感悟,希望學弟學妹們盡早確立職業目標,規劃職業道路。同時,他從企業需求出發,鼓勵同學們在扎實知識技能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技能比賽。他說“技術有研究,有創新,還要有傳承”。在中國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對維修電工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斷提升,企業發展快,人才需求量大,個人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張錦成希望能開發一個知識共享的電子平臺,將他覺得好的技能方法與工作相關的維修經驗,通過這個平臺推送出去,讓有需要的人主動學習,改變被動傳授的局面。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深化職教改革,多年來始終堅持舉辦技能大賽,加快技能人才培養,緊隨職教發展趨勢,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創業有能力,升學有希望,終身學習有基礎的未來“大國工匠”。校園內外豐富多彩的競技比賽有效檢測了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比賽在賽程設置上均融入最新的生產技術要素,代表了行業生產發展領先水平,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的技能大賽不僅取得優異成績還開拓了師生視野。那些獲獎的選手們之所以能捧回金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奮斗的結果。新時代的學子應以大國工匠為榜樣,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極致,用自己善于鉆研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創造出優異的成績。
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工作投入、嚴謹、專注的工作態度,今天的中國工匠更專注追求把技術變成藝術融入工作與生活。工匠精神是制造業的靈魂,弘揚工匠精神是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需要,是時代的呼喚,中國夢給予了我們與祖國一起共享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響應總理號召,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嚴謹、專注、敬業、創新,努力成為打造技能強國的主力軍。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雖然不能改變時代發展的腳步,但我們能做到一成不變地如匠人般的執著與堅守。古人云:古之圣王為政,列德而尚賢,國之賢者,高于之爵,厚與之祿,重之以令。當今的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發展的背后必有人在為之努力,不辭辛苦、埋頭苦干,正是他們的這種堅守給我們當代青年學子樹立了好榜樣,他們的精神也一直影響著我們。工匠精神似乎有著說不完的含義--精益求精、注重細節、一絲不茍、耐心專注……工匠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靠的是鉆研與堅守,在任何時刻都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需要摒棄雜念,不為浮夸所困擾,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