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霞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車輛工程系,山東 濰坊 261206)
鑒于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在線教育教學成為高校目前“停課不停學”的必然選擇。面對疫情大考,做好教育教學答卷,減輕社會及家庭焦慮,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義務。同時我們要把這特殊的“網課”視作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一次重要機遇,在教學理念、教學組織、教學思路、教學手段大膽改革,不斷創新,逐步形成適合當前疫情時代環境的教學方法,并為后疫情時代課堂教學與線上教育有機結合提供實踐經驗。
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并不是簡單的把平時講的課件、視頻放到云端就實現信息化教學,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對行業需求、學習情境、教師需求進行全方位感知,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有痕記錄和精準分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與時俱進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管理服務,為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提供全方位支撐服務。
由于在線學習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約束能力都要求較高,學習任務不明確學生容易走彎路,需教師提前做好網課學習指導書,通過“微信群”發送給學生,以明確學習目標、學習流程、學習內容。若視頻略長或缺乏動畫,學生難以持續關注,且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專業性、實操性較強,理解能力較弱的同學難以完成學習目標。
在線教育教學的平臺選擇尤其重要,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教學效果。擇優選用“得實網絡教學平臺+騰訊會議直播+微信群”三個平臺,即“三平臺混合式”在線教學模式。利用“騰訊會議直播平臺”根據學生的節奏完成教學重難點講解,隨時實現互動交流,解惑答疑,快速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利用“得實網絡教學平臺”繪制學生專屬標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推送教學資源,虛實實訓環境,提供師生互動,分析學習過程數據,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動態;微信平臺發放通知、學習指導等,讓學生隨時了解學習要求。
教學內容是保證教學質量的第一要素,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能形象的表達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二次開發與利用式資源、自建式資源。
為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許多優質在線課程免費開放,為我們在線學習提供便利。二次開發與利用式資源,可采用“1+X”形式,結合學情及教學平臺使用特點,對中國大學MOOC、智慧職教等資源平臺涉及本課程的內容進行篩選、轉化、融合,博采眾長,最終從智慧職教資源庫選擇了1 門最合適的在線課程作為主導,同時選用X 門本科程優質章節,最大程度地利用網絡優質資源。
同時根據校企合作品牌制作適合于本專業學生的自建式資源,以移動教學工具為支撐的自主學習指導書、微視頻資源、學習課件、課前小測及模塊測試、課件講解視頻、實操演示視頻、用于課程章節內容提示與總結的思維導圖、拓展性學習資源等。但需要老師們能抓住要點,避免陷入技術的盲區,專注于對于技術平臺的使用,而陷入了在線學習本身不足而帶來的困擾。同時利用學習強國、雷鋒月、防疫知識等相關資源,積極挖掘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充分考慮目標、資源、媒體和策略方法等多重要素,因勢利導,進行教學設計,提高學生興趣及參與度,實現最佳教學效果。具體教學設計如圖5 所示。
(1)課前預習,知識探究。通過“微信群”發送調查問卷,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方式、知識掌握情況等進行全面的學情分析,確定準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將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自主學習的課件、音頻、視頻、課前小測推送到學生手機端,課件中可以插入MOOC、共享資源庫等各種優質教學視頻連接,或插入教師自制微視頻講解易于學生理解。學生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進行自主學習,預習完課件后要完成課前小測并提交。老師要查看學生預習情況,回答疑難問題,監查學生測驗情況,梳理在線預習共性問題。由于在線學習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約束能力要求較高,缺少老師的現場指導和約束,學習任務不明確學生易走彎路,所以需要老師提前做好學習指導書,通過“微信群”發送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精細教學設計,達到優質學習效果。
(2)課中導學,知識內化。思政學習,依托“得實教學平臺”進行簽到,準確及時了解出勤情況;觀看防疫視頻或時事新聞,增強防疫意識和思政教育。直播答疑,根據預習反饋情況,通過“騰訊會議直播平臺”詳細講解重難點知識,隨時互動交流反饋,答疑解惑。實時監控,答疑完學生可通過“得實教學平臺”整理筆記、互動討論、做測試、完成工單等;對故障診斷操作推送規范操作演示視頻、維修手冊,加強操作規范性;視頻設置監控試題,答對可繼續學習;教師隨堂批閱試題工單,根據平臺反饋數據隨時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評價總結,小組自評、小組互評,并通過投票選出最佳隊員,給予加分獎勵,下課簽退,提高學生積極性,保證出勤率、參與率。
(3)課后拓展,鞏固提升。總結反饋,學生通過推送的教學資料進行復習,課后習題進行鞏固,其他拓展資源進行延伸,使用思維導圖進行總結,撰寫反思日志,在線交流反饋等。下課不下線,課后教師的教學反思,“微信群”交流反饋,在教師引導啟發下,在線開展某主題討論活動,學生可在討論區分享觀點,對彼此的看法和見解進行評價,形成“頭腦風暴”,對參與度高的學生給予加分獎勵,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參與度。
(4)全過程動態評價,提升積極性。在線過程的學習更應該注重過程性考核,對于學生的課程評價應采取多元化全過程動態綜合性評價評價方式,學習平臺中的在線數據反饋,很好的留存了學生的學習痕跡,比如微課的點擊率、學習積極性、學生學習時長、討論的參與度、任務書的完成情況、在線檢測情況等。綜合考慮制定該課程評價方式為:簽到+任務學習+討論+課后測驗+作業=綜合成績。其中互動環節與課后任務比重占60%,學生課上學習積極性高,課下任務完成效果好。
在線學習通過采用“1+X”形式二次開發利用優質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通過“三平臺混合式”在線教學,為學生提供及時精準的學習支持及學習評價,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空間進行自主設計,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習體驗,提高了學習效果。采用全過程動態評價模式,促動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并通過這次在線教學,嘗試使用各種線上教學方法,提升了自身信息化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