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盡龍
山東省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250000)
堅持底線與努力轉型是監理行業探索行業改革發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要求,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維護和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中國建設監理協會數據,到2018 年底,全國工程監理企業有8 300 多家,從業人員近110 萬人,全年營業收入4 300 多億元,充分說明監理行業的持續發展是主旋律,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監理企業的數量眾多,普遍規模較小,也表明監理行業的產業集中度不高,監理行業的人均產值與收入相比勘察設計、其它工程咨詢行業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監理企業很難引進和留住高素質人才。
人員綜合素質偏低。 雖然近幾年監理從業人員數量呈遞增趨勢,但整體素質難以提升,這主要還是因為監理人員收入低、工作環境惡劣、執業責任大,優秀人才很難留住。 另外,監理企業的技術裝備配備也是行業的一個短板,很多企業不重視技術裝備的投入,限制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市場的需求方至今仍缺少對監理工作的正確認知,很多業主不重視監理工作,造成監理人員想管不敢管、管了沒人聽的被動局面,監理需求方對監理權限的壓制,使監理單位的職能不能充分發揮。
監理企業作為建筑市場的重要一方,在實際工作中話語權較弱,生存環境較差,這也是難以吸引、留住人才的一個重要因素。
監理企業應積極轉變思路, 提高自身能力,增強轉型升級實力,以適應新形勢下建設工程監理工作的要求。
1)當前,監理企業作為建筑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面對國家政策和市場不斷變化的新趨勢、新需求,應積極轉變傳統思維定勢,更新固有理念,尋求業務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為此,監理企業應大力推進技術升級,培養適應新需求的綜合性、復合型人才,進一步加強企業自身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只有具備核心的人才和技術優勢, 才能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打下堅實的基礎, 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建設工程監理工作的要求,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和經濟效益的增長,將企業逐步發展為創新型的現代化咨詢企業—全過程工程咨詢單位。
2)解決建筑工程監理工作問題的基礎條件,就是要從思想觀念上進行轉變。 監理單位要加強監理人員的思想文化教育,使監理人員認識到規范行為的重要性。 加強監管人員的思想文化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工程的實施效率,提升工程質量。
3)在監理工作的開展中,法律法規是改革和完善工作的重要依托。 從與監理工作開展配套的法律法規角度分析,可知現階段的法律法規存在全面性不足的問題。 如對旁站監理工作過分重視,監理工作在一定范圍內承擔著監工的責任,這違背了監理工作所需要發揮的預控作用,同時也縮小了監理工作的實際范圍;針對大企業,禁止其承接造價管理業務, 并且通過形式轉換將監理工作的職能弱化,轉變為項目管理模式。 這些問題都與相關法律法規缺乏完善性有直接的關系。 為了切實發揮出監理工作的作用,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加大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和完善力度,現階段監理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優化措施,制定相關法律規范。
4)我國監理單位的資質是依據《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來認定的,此規定對監理企業的資質注冊流程和相關要求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求監理企業要具備獨立的法人、適當的注冊資本及相應的技術條件和管理人員。 另外,專業的試驗檢測設備也是監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條件。 關于企業資質能力的規定,與企業注冊人員的數量有直接的關系。 在承擔監理業務的過程中,具備專業素質的監理人員在工作能力和擅長的業務類型方面并不一定與相關企業相匹配,因此,更應當加強針對監理人員業務能力的考核和了解,確保監理人員具備相應的工作能力。 應當加強對監理執業資格的考核認定,并對已經獲取執業資格證書的監理人員進行能力上的考核,確保監理人員的素質水平。
為了確保監理行業獲得有效的發展,需要針對監理行業的發展提出對策。 第一,找準監理市場的定位。 從現代監理行業的發展中,找準行業定位是監理行業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 根據不同的企業規模和企業類型,相關監理單位都需要找到具有針對性的市場定位,從而為監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打好基礎。第二,應當加大監理團隊建設力度。監理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和復雜性都非常高的工作,為了取得更好的監理工作效果,不僅監理人員要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監理工作方向,管理人員還應當意識到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要提高人才培養力度。
相信只要監理行業能夠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加強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提高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努力打造自身文化品牌,持續不斷地提供優質咨詢服務,就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及關注。 同時,要構建完善的市場監管制度,對員工行為進行約束,使其充分發揮工作職能,進一步促進監理行業的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