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使命呼喚新作為。
希望《中國火炬》牢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囑托,堅持守正創新,堅持辦好雜志的政治責任,牢牢把握輿論宣傳正確導向,全心全意為五老服務,為青少年服務。牢記前輩艱苦創業之不易,牢記使命唱響主旋律。努力做到與時代同步,與青少年同心,與改革開放同進,努力辦成五老歡迎、讀者喜愛、在社會上有影響的一流雜志。
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楊志海:
火炬從一本小小的雜志發展到26 萬份,內容和形式變化都很大,有思路,有新意。五老愿意看,反映也很好。
希望《中國火炬》以創刊25周年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守正創新、奮力前行,爭創全國一流刊物。

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張玉臺:
我希望雜志能夠立足關工委,放眼全國,也放眼世界,下決心把《中國火炬》辦成國內一流的雜志,使大家喜歡她,熱愛她。同時,不僅在關工委系統,在社會上也要有知名度和影響力。

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峰巖:
《中國火炬》選題策劃政治性很強,能緊跟中央政策;雜志適當選用照片,文圖并茂,提升了閱讀體驗;雜志質量不斷提高,一些報道對自己有很大啟發。

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閔振環:
《中國火炬》從創辦到現在25年了,從各個角度忠實記錄了中國關工委由小到大的過程,宣傳總結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先進人物,對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積極作用。
我希望,《中國火炬》在新形勢下能成為黨和政府政策的宣傳者,時代的記錄者,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助推者,能在不斷探索、守正創新中奮勇前進。

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武韜: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火炬》作為中國關工委的宣傳窗口,更接地氣,更能反映各級關工委對于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呼聲,在傳達中央精神,推動關工委工作發展,交流各地經驗,宣傳先進五老事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受廣大讀者好評。

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雅芝:
二十五歲正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期望,不負新時代。兩個百年勤奮斗,貼近五老,貼近基層,貼近青少年。

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曉連:
《中國火炬》是我們中國關工委的機關刊、旗艦刊,在溝通各級關工委組織、宣傳各地好經驗、宣傳五老好榜樣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希望你們繼續努力,向著顧主任提出的“把《中國火炬》辦成五老歡迎、讀者喜愛、在社會上有影響的一流雜志”這一目標繼續前行。
“高舉火炬,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