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玉橋 劉君 許佳期 李燕 付弘業
在國家大力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文化政策下,琉璃瓦生產企業得以更好的發展。北京市門頭溝區某琉璃瓦廠是生產琉璃制品的廠家,主要生產古建筑傳統造型系列琉璃構件、現代琉璃裝飾品及工藝品。為了解該企業的職業衛生工作是否能夠滿足國家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規章、標準的要求,且為更好地控制琉璃瓦制造企業的職業危害因素,筆者對北京市門頭溝某琉璃瓦廠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對北京市門頭溝區某琉璃瓦廠職業危害現狀調研,調研內容包括企業基本情況、職業危害因素分布情況、接觸有毒有害作業人數、職業衛生檢測、建設項目職業危害因素評價、職業健康監護、個人防護、職業衛生管理等內容。
按照GBZ 159-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等標準,對北京某琉璃瓦制造企業的生產區的化學因素、物理因素進行檢測。根據職業衛生現場調查情況,項目檢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鉛及其化合物、高溫、一氧化碳、粉塵。
一是化學有害因素。在本次檢測中,針對鉛及其化合物采用長、短時間定點采樣法。選擇有代表性的工作地點,包括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勞動者接觸時間最長的工作點為重點監測點;空氣收集器的進氣口盡量靠近勞動者工作時的呼吸帶;采樣點設在工作地點的下風向,遠離排氣口和可能產生渦流的地點。
二是物理因素。高溫,作業環境熱源穩定時,每天測3 次,工作班開始后及結束前0.5 h 分別測1次,工中測1 次,取平均值。
項目組成和主要工程內容見表1 所示。
該琉璃瓦廠生產工藝是將原材料粉碎后制作成泥,通過選定模具加工出模,再經加工處理后進行烘干燒制,燒制后掛釉再重復燒制,最后成品,如圖1 所示。
經分析該琉璃瓦廠的生產工藝流程,結合現場調查,該琉璃瓦廠主要有原料粉碎、制泥、烘干、燒制和掛釉等工序,其中原料粉碎根據生產情況不定期進行,基本為數月1 次,每次1 小時左右,粉碎過程主要產生的職業危害因素為粉塵和噪聲,操作時間較短,生產周期不定;制泥過程為濕式作業,基本不存在職業危害因素;烘干過程在烘干室進行,工作人員在烘干前半小時將需烘干產品放置完成,烘干全過程無開關門操作,無人員進入烘干室操作,基本不存在職業危害因素;掛釉過程因釉中含有鉛,因此操作過程中產生鉛及其化合物等職業危害因素;燒制過程在窖口崗位產生粉塵、高溫和一氧化碳等職業危害因素。該項目生產過程中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接觸情況見表2所示。

表1 項目組成和主要工程內容

圖1 生產工藝流程圖

表2 生產過程中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接觸情況表

表3 個體防護用品發放情況

表4 工作場所粉塵中二氧化硅含量檢測結果
該項目燒窯巡檢為露天作業,不定時在窯口巡視,觀察燒窯情況,有自然通風,且在生產之前,有專門人員會在窯口及周邊噴灑自來水,以保持地面濕潤,起到一定的降溫效果。掛釉操作延續傳統工藝,手工操作,作業人員佩戴個體防護用品,掛釉工藝所在車間為開放式車間,有自然通風,設有排風扇加速空氣流動,排出有害氣體。該項目個體防護用品發放情況見表3 所示。
對該琉璃瓦廠進行現場檢測,本次檢測在企業正常生產狀況下,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檢測結果統計見表4—6 所示。
針對該琉璃瓦廠3 名接觸鉛及其化合物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了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鉛及其化合物應檢3 人,體檢率100%,體檢結果全部合格。檢查項目包括:血壓、內科常規、神經系統常規、心電圖、腹部B 超、肝功能、尿鉛、血常規、血鋅原卟啉、尿常規,職業健康檢查結果顯示,該企業無職業病病例;無職業禁忌證、疑似職業病患者、職業病病人。

表5 工作場所鉛及其化合物濃度檢測結果

表6 工作場所高溫作業強度檢測結果
綜上所述,該項目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鉛及其化合物、高溫、一氧化碳和粉塵。企業采取了職業危害防護措施,能有效控制工作場所中的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均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企業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進行了職業健康監護檢查,未發現職業禁忌證、疑似職業病患者和職業病病人。企業對作業場人員配備了勞動防護用品且按使用情況不定期更換。
但根據對北京市門頭溝區某琉璃瓦廠職業危害現狀調研,發現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企業為職工配備的個體防護用品中,防塵口罩不能滿足操作工對化學物質的防護需要。二是健康監護項目不全,建議為窖口操作工增加高溫、粉塵和一氧化碳的體檢項目。三是該企業警示標識設置不符合要求,應設置粉塵、一氧化碳等職業病危害告知卡、警示標識以及指令標識。四是該項目車間衛生特征等級為3 級,在廠區未設置集中浴室。
為從源頭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一是掛釉操作工接觸有害因素為鉛及其化合物,建議將操作工人的防塵口罩更換為防毒口罩,監督使用并定期維護和更換。二是燒窯巡檢工接觸高溫、粉塵和噪聲的職業危害因素。建議按照 GBZ 188-2014《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相關規定為巡檢工人提供相應的職業健康體檢。三是建議參照GBZ 158-200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和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的《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4〕111 號)的要求設置職業病危害告知卡、警示標識以及指令標識。四是建議企業根據GBZ 1-201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要求設置獨立集中浴室,確保工人可以滿足清潔需求。
通過對該企業職業病防護設施及效果、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觸水平、職業衛生管理措施和職業健康監護等的分析與評價,企業若能按照補充措施及建議進一步落實,該企業的職業衛生工作能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規章、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