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德
(1.山東華宇工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山東 德州 253034;2.山東華宇工學院 智能制造裝備設計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山東 德州 253034)
三維數據掃描,是通過特定的測量設備和測量方法,將物體的表面形狀轉換成離散的幾何點坐標數據。逆向工程是根據已有實物(或模型),通過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等手段,將其轉化成三維數字模型,并對模型進行的重構、評價、改進,最終得到產品設計圖紙。3D打印技術是基于“離散/堆積成型”的思想,用層層加工的方法將成型材料“堆積”而形成實體零件,因其產品制造的集成化、快速化、自動化等優點,廣泛應用于機械、醫療、汽車、藝術、航空航天等領域。本文基于三維掃描與逆向工程技術,以汽車發動機艙蓋為載體,探討了產品數據掃描、點云處理、逆向設計及快速成型工藝過程,如圖1所示。
本文以HSCAN系列手持激光掃描儀為例,介紹掃描具體過程。掃描前,需完成掃描儀標定,在物體表面粘貼標記點(必要時需在物體表面噴涂顯像劑)。掃描前先設置掃描解析度和曝光參數。解析度越小,掃描細節越豐富,數據量也越大。掃描物體反光,顏色較深時,可適度調高曝光參數。手持式激光掃描儀有掃描標記點和掃描激光點兩個選項。實際掃描時,先掃描標記點,掃描完成后保存成*.UMK標記點文件格式,然后在標記點數據基礎上繼再掃描激光點,掃描完成后通過網格命令生成網格模型,并保存為*.STL三角網格文件,如圖2所示。

圖1 逆向與快速成型工藝過程
在Geomagic Design X軟件中導入掃描獲取的汽車發動機艙蓋零件點云數據,其數據處理過程如下:導入數據模型,利用“修補精靈”來檢索面片模型上的缺陷,如重疊單元面、懸掛的單元面、非流形單元面等,并自動修復各種缺陷。使用“加強形狀”功能銳化面片上的尖銳區域(棱角),同時平滑平面或圓柱區域,提高面片的質量。根據面片的特征形狀,設置單元邊線的長度好平滑度來優化面片。通過平滑操作消除面片上的雜點,降低面片的粗糙度。將數據保存為*.STL三角網格文件,如圖3所示。

圖3 汽車發動機艙蓋零件的數據處理
汽車發動機艙蓋采用ICEM Surf軟件進行逆向建模,如圖4所示。在獲取處理好的點云數據后,根據樣件的結構特征進行逆向設計。根據精度和形面復雜程度的不同,通常有兩種設計方法:一種是基于三角面片直接建模,另一種是采用參數曲面建模或擬合NURBS建模。

圖4 汽車發動機艙蓋零件的逆向建模
對于精度要求較低的、形面復雜樣產品的逆向開發,常采用第一種方式;對于精度要求較高、形面復雜樣件的逆向設計,一般采用第二種方法,以點云數據為基礎,由點到線、由線至面、由面成體,構建其三維模型。對點云數據領域劃分,得到不同顏色、形狀的幾何特征,規則的幾何特征通過自動識別其領域、繪制特征線、提取截面線等方式,運用正向建模方法創建模型;不規則的幾何特征,通過提取特征輪廓曲線、構建曲面網格、擬合曲面的方法創建模型。檢測重構的模型,通過質量判定,其外觀光順度較好,模型與原點云數據的偏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數據完整,構造特征還原度高,符合要求,精度較好。
利用3D打印技術對構建的汽車發動機艙蓋零件模型進行打印,打印機類型為熔融沉積3D打印機,打印材料為PLA,切片軟件為Cura切片軟件。其打印過程如下:將STL格式模型數據導入切片軟件,調整模型的位置,確定零件擺放方位,設置生成支撐類型及打印參數,利用切片軟件進行離散分層生成加工路徑。然后對將打印機進行初始化,檢查打印噴頭是否正常吐絲,校準打印機噴頭高度(與打印平臺之間的高度),打印機平臺調平。將汽車發動機艙蓋零件*.GODE路徑文件導入打印機,3D打印機根據切片生成的截面路徑由底往上逐層打印(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打印完成后,將模型取出,需進行支撐去除、表面打磨、拋光、珠光處理、上色等后處理工作,獲得最終的產品,如圖5所示。

圖5 打印好的汽車發動機艙蓋
本文以汽車發動機艙蓋零件為例,介紹了逆向工程與快速成型的工藝流程,使用手持激光掃描儀獲得汽車發動機艙蓋零件的點云數據,利用Geomagic Design X軟件對采集的點云數據進行優化處理,利用ICEM Surf軟件進行逆向建模,通過 Cura切片軟件對構建的模型進行離散分層生成加工路徑,最后將得到的三維數據導入熔融沉積3D打印機中,并打印出汽車發動機艙蓋零件的實體。逆向工程不是簡單地復制實物,而是在原有實物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新,利用 3D打印技術能快速地將設計思想轉化為實物,這種基于逆向工程與3D打印的機械零部件的快速成型設計方式,可以應用于產品的結構優化與創新設計中,能極大地縮短新產品設計研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