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玥昕
(南京邦榮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隨著我國建筑電氣業不斷發展,已經出現很多突破傳統方式的安裝方式,并在智能化的道路上不斷發展,這也意味著相關的安裝技術不斷提高,精確性有極大的保障。但是如果不熟悉這方面的相關知識還是會出現較嚴重的質量與效率問題。因此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合格必須對電氣安裝和結構進行配合,對管道的預埋工作方法進行更高層次的完善。
隨著我國現代化科技不斷發展,各項電子元器件設備與大規模智能化設備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越來越高的地位。正因為當前人們對電子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多,所以建筑內電氣管道的規模與數量也越來越多,現代化電子行業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張。而對于相關的電氣管道質量安全有關部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果仍舊按照過去的方式預裝電路管道很難隨著科技與時代進一步發展,使電路不能滿足用戶需求,所以必須不斷提高當前的安裝技術水平。這樣才能保證不會出現質量問題,滿足用戶的需求,保證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設施的具體設計與安裝環節都需要受到建筑設計者、建筑工作者的格外重視與關注。
在實際的操作中首先要做到符合相關國家規定開展建設工作,其次要對建筑物中搭建使用的金屬結構,進行后期的監測,保證防雷工作結構安全性。防雷工作也是建筑的結構與電氣系統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
在過去的建筑中為了保證防雷工作的正常展開一般選擇在房頂架設一根避雷針,并將其接觸大地。但是這種方式只適用于平面屋頂或坡面屋頂。而隨著建筑業不斷發展,建筑設計師已不滿足設計單調乏味的這兩類屋頂,并且隨著建筑手段不斷進步,屋頂的變化也越來越豐富多彩。當然也為設計師設計防雷設施造成了一定難度[1]。
因此,在進行防雷系統的設計過程中應從建筑物本身具有的建筑框架作為出發點進行研究。因為當前建筑大部分為鋼筋混凝土建筑,所以可以考慮利用建筑中的鋼筋設計防雷,從而有效地在建筑內部形成電氣通路,保證建筑的安全。這種設計不僅方式較為簡便,而且投入的成本也較低,因此具有很大的優勢。
另外也可以利用混凝土墻中的鋼筋,以及混凝土柱內的鋼筋、鋼柱作為防雷的引線,不過受制于使用材料,以及建筑內鋼筋自身可能存在的銹蝕問題,其引雷效果可能較差,甚至墻體內部鋼筋的相互交纏也可能對鋼筋的引雷效果造成一定影響。還必須考慮的是通常這類鋼筋并不會深深接入地下,也可能對建筑墻體以及地表的人員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脅。
當然在建設時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的建筑情況選擇防雷設施的建設安裝與后期調試。
除了進行安裝與結果配合外,電氣結構的預埋處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電氣管線的預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
(1)預埋位置設計。在設計電氣線路時通常可以選擇明線或者暗線兩種方式,相較之下明線建筑難度較低,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建筑物外觀的美觀。而暗線雖然難度系數高卻能保證不損壞建筑物的美感,但是如果暗線出故障維修將非常困難[2]。
(2)混凝土結構預埋設計。通常混凝土結構具有結實耐用、隔絕性好的優點,所以被廣泛的應用于房屋建筑以及其他建筑中。但為了保證混泥土自身的穩定性,其自重往往也較大,并且不適宜向其中填充強度不如混凝土的材料。因此如果需要在混凝土結構建筑中預埋電氣結構最好選擇明線,必須使用暗線則最多只能在混凝土墻上開鑿墻體厚度一半,從而才能最終保證預埋線路后工作的順利進行。
(3)在承重墻上的預埋工作。任何一棟建筑都有其承重墻,其作用是承擔建筑物的主要重量。如果承重墻受到損壞將對建筑的安全產生巨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在承重墻上開展電路結構的預埋工作時首先不能在截面較小的墻中埋設管線,其次堅決不能在墻內開鑿通道、預埋管線,這兩種操作都容易對承重墻造成巨大的破壞。在管線預埋工作完成后還必須用混凝土進行填充,這樣才能保證預埋工作基礎的安全與合理[3]。如果必須在承重墻上開展預埋工作最好還是選擇明線設計,保證承重墻的安全。對電氣的預埋工作進行設計時要根據不同的墻體結構開展設計,從安全的角度出發,最好選擇使用明線的預埋方式進行處理,保證整個建筑的安全性。
隨著我國建筑業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對建筑內的電氣設備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如果不能有效地保證建筑電氣安裝與結構配合,保證建筑中電氣的正常使用,那么必然對用戶正常的使用產生影響。所以相關的建筑工作者必須及時對各項電氣安裝與預埋技術進行改進,保證建筑中的電氣網絡能夠滿足正常的生產生活需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