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玲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沈陽 110122)
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保有量的大幅提升,高職院校發展新能源汽車專業,培養新能源汽車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迫在眉睫,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教師了解行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找到提升方向,才能滿足專業發展需求。
新能源汽車與傳統內燃機最大區別是動力不同,新能源汽車的動力是動力電池系統,動力電池和其他部件都是高壓系統,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需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才能保證安全、有效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高職院校的目標是培養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技能的學習占到專業課程的30%~50%,教師的技術水平直接決定學生的技能水平。所以,教師必須有熟練的專業技能,才能將技能傳授給學生。
汽車技術快速更新迭代,汽車專業教材和教法都面臨巨大考驗,教材最好與本校的新能源試驗車、汽車臺架和示教板等相對應,這樣學習才有的放矢。現在學生基本都是00后,具有時代特征,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契合學生的學習習慣,才能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師需要進行知識和技能遷移,壓力和困難巨大,需要院校高度重視,給予教師更多的提升動力和機會。
知識的遷移過程,教師是實施主體,自學和專業培訓必不可少。教師應該爭取足夠多的機會和時間進行學習,學院應該提供相關政策支持,助力教師成長。現在各類新能源培訓很多,學院和教師都應該把好質量關,明確培訓要求和目標,讓教師真正有所收獲。
新能源技術技能提升一定要依托實車,否則學到的知識還是會和實際相差很遠,所以教師參加培訓回來后,一定要有實際的新能源汽車或實訓設備供教師去練習、去熟練。這就需要所在院校引進實訓設備,引進設備的時候要多方考慮,要采納培訓過的一線教師的意見,使引進的設備真的可以供教師使用,并日后可以供學生使用。
校企合作是提升教師技術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與企業合作,教師直接與企業人員對接,不經過過濾的學習,更加有效,還可以聘請企業相關人員為教師和學生對專業知識進行講解,更加實際有效。
企業實踐也是提升教師技術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徑。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接受教師實踐的不多,聯系企業,與企業約定好實踐內容和方式至關重要。
新能源汽車專業教材,目前不夠規范,工作標準方面知識相對較少,最好結合“1+x”和新能源汽車工作標準的要求,對現有教 材進行序化重組這樣學生學習的內容可以與職業要求相對,更符合學生的培養要求。同時根據所在院校的實訓設備和實訓條件,添入校本資源的內容,這樣學生學起來有所依托,情感上會感覺學有所用,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網絡時代的學生,接觸很多新鮮事物,喜歡新鮮實物,喜歡新鮮的學習方式,所以教師要與時俱進的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反思和整改,不斷優化教學方法,使自己的課堂氛圍、效果俱佳。
言傳身教非常重要,培養學生“有擔當”,教師必須首先“有擔當”,教師要有獨立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有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教師要有不怕辛苦的勞動精神等等。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需要融入“課程思政”內容,要將“課程思政”自然的融入到專業課教學當中,自身的政治素養是需要不斷提升,需要教師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知識、國學經典等,找到與自己專業課知識相契合的內容,這些都需要教師有學習的意識并付諸行動。
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發展需要懂理論、會操作、有擔當的教師,去引導和培養同樣的學生,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是迫在眉睫的任務,這樣才能使專業快速、穩步、健康的發展,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和市場需求的新能源汽車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