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少偉,張東勝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寶雞 721000)
習總書記在2013年12月23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關于振興鄉村,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問題時強調:我們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糧食安全主動權必須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要解決吃飯問題和實現農業現代化,只有依靠新型職業農民才能完成這個歷史重任。但是我國農村現有老齡化人口結構無法承擔起農業現代化的重任。因此通過了解我國目前農業農村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推動我國新形勢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式的完善,為建設美麗鄉村提供有生力量。
(1)農業勞動力質量和數量明顯降低,大量年輕人外出打工,農村人口老齡化現象非常嚴重。到2025年以后,現在中老年勞動力由于體力的下降已經無法承擔一些較為繁重的農活,也無法高質量地去完成耕作流程,他們一方面對農業科技知識的接受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不愿意也沒精力去學習新的農業技術。
(2)農業生產先天不足、政策扶持力度小。農業生產特點是效益低下,規模小、靠天吃飯、防風險能力差,產值低。農民依靠土地只能解決溫飽問題,政策扶持不到位,土地屬性及流轉等政策限制了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自然因素和政策束縛了現代農業生產,導致農業發展緩慢。
(3)農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農業生產力總體水平不高。國家對農業發展的投入嚴重不足,農業發展缺乏后勁;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業服務體系不健全,科技、信息等服務滯后;市場組織化程度低和經濟效益低等。
新型職業農民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生產經營型;二是專業技能型;三是社會服務型;四是新生代型職業農民,即高職院校涉農專業大學生作為培養主體。
陜西省政府提出未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主力軍將由高職院校涉農專業大學生作作為培養主體。他們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思維活躍,勇于展示自我,熱情奔放,社會責任感強,具有較好的團隊協作意識、創新意識等特點,社會責任感普遍較好,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自我認知、社會認同方面具有較好的一致性。他們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各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創新意識強。
未來農業不再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或者小規?;洜I,而是大規模、現代企業化經營,隨著科技特別通訊技術飛速發展、5G技術的出現,物聯網技術也很快地運用到農業的眾多領域,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世界農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對物聯網的需求則更為明顯。未來物聯網發展也將給我國農業結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傳統農業升級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新生代型職業農民有能力掌握現代科技,有能力引領農業走向現代化。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教辦〔2010〕3號)中指出,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措施。
創業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力,是社會經濟發展中效益最高、最為活躍的經濟活動。大學生作為有知識、有修養、有激情的群體,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會遇到缺乏創業啟動資金、社會和市場化經營運作經驗不足、自身素質存在缺陷、抗風險準備不充分等問題。因此高校要在傳授學生專業知識、進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同時開展創業教育。
(1)建設美麗鄉村、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吸引和留住年輕高素質有專業背景的大學生喜歡農村,愿意在農村生活、工作,有可能發展現代農業,因此必須完善基本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社區文化娛樂活動中心,提高社會服務能力。
(2)實施農業優惠政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需要各個方面進行,需要實施一系列富裕農民、提高農民和扶持農民的政策,這樣才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新型職業農民的隊伍??刹扇〖訌娕嘤牧⒎üぷ鳌⑻岣咿r業生產經營效益、積極引導土地有序流轉、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等措施,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創造良好的環境。
現代農業需要先進的現代化農業企業,通過對現代農業市場進行細分,產業鏈上每個環節都可以發展,衍生大量農業企業。以陜西果樹產業來說,由專門打農藥、采摘、采后修飾、貯藏、銷售、物流等若干企業完成。未來農村廣闊天地是年輕人創業的沃土,應對他們進行創業培育,幫他們樹立創業觀念,走創業之路。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選取100名有志愿的學員進行創業培育,一年后篩選確定50名學員資格。對篩選后的學員進行專項培育,內容包括法律、金融、管理、營銷等。聘請創業成功的優秀農業企業家授課。依靠當地農業生產資源,將實踐教學和當地農業生產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和創業需求結合,進行新生代型農民創業培育。
孵化器的本質是通過協調不同的組織,提供相應的能力,結合企業獨特的創意或技術,培育出成功的企業,這樣的原理決定了孵化器應該有很強的兼容性,靈活的經營形式,提供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辦公用房,而是從工商、稅務、年度會計審驗、人力資源、企業制度建立、營銷等各方面都提供幫助,根據經營性質孵化器培育模式有科研型、生產型多種形式。運營模式有政府主導的企業型、事業型。新生代型職業農民培育采取民營企業主導的企業型。
以寶雞職業技術學院培育機構和校企合作機構作為非盈利民營農業孵化器,根據學員綜合能力和家庭影響確定10名學員申報創業方案,確定5名學員有效方案。最后目標是2~4個學員創業成功。創業資金來源,職業農民培育申請專項資金啟動,培育機構投入5~10萬元。利用職業農民培育銀行優惠專項貸款政策、社會融資,創業學員個人投資等股份形式進行。創業成功后,建立資金回收、利潤分配的機制。樹立創業典型,使第一批優秀學員的成功創業吸引、帶動更多的學員從事創業,推動創業良性發展壯大。
寶雞市職業農民宋春來創辦西安春來園藝有限公司,投入到陜西石鼓現 代農業園區的建設中,并在2015年注冊陜西眾智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現為陜西石鼓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
職業農民李建鋒從事園林行業工作,成立陜西千匯景觀工程有限公司,先后完成寶雞秦源煤業公司、太白縣城創建、寶雞市渭濱區中心敬老院景觀綠化工程、陜西西建康城三期景觀綠化工程、寶雞市軒苑盛世綠化工程、瓦峪河治理等大型項目,用自己的匠心、創意以及豐富的管理經驗為美麗寶雞增光添彩。
當代涉農專業大學生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體進行農業創業是我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能解決“自己養活自己,飯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