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美江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類在進化上高度保守的內源性非編碼短RNA,最早于1993年在線蟲中被發現,現已在200多種生物中發現30 000多種miRNAs,在人體中發現2500多種。miRNAs通過與靶mRNA的3’非翻譯區結合,抑制靶mRNA的翻譯或降解,在轉錄后水平負向調控靶基因的表達活性。miRNAs調控機體約90%的基因表達,參與細胞的增殖、發育和衰老過程,且miRNAs表達具有一定的組織、疾病特異性。因此,miRNAs與機體相關疾病之間可能有著密切的聯系。本專題就miRNAs與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牙周炎等常見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研究發現,一種miRNA可參與多種基因的表達調控,而一個基因又可受多種不同的miRNAs調控。同樣,一種miRNA參與影響多個疾病的進程,而多種miRNAs又參與調控同一個疾病的進程。因此,深入研究miRNAs與老年常見疾病的關系及其可能作用機制,對于了解這些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臨床診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為生物標志物,miRNAs可通過實時熒光定量基因擴增檢測系統進行檢測,其靈敏度高,性價比好。應用miRNAs模擬物或拮抗劑也可以靶向調控特定的miRNA,為老年相關常見疾病提供新的診治方法。因此,miRNAs在老年常見疾病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將miRNAs實際應用到臨床仍有許多技術難點需要突破:miRNAs確切的作用機制如何?如何根據病人不同身體狀態與基礎疾病個體化選擇相對特異性的miRNAs進行診治?如何確定適合的miRNAs治療濃度、適宜載體與給藥途徑?如何提高轉入效率、減少可能的不良反應?如何實現miRNAs精準的靶向調控?這些都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與探討。但我們堅信,隨著該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miRNAs在老年相關常見疾病中的作用必將得到進一步闡明,從而進一步推動相關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造福于廣大老年病人。